本报10月24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周生齐 黎伟)“今年召开党员大会4次,新发展党员3名,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8本,为党员和本县群众提供服务60多次。”国庆节前夕,趁着返乡过节,溆浦县水隘乡驻广东东莞流动党支部书记瞿武才向乡党委汇报了今年党员管理工作。
溆浦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全县2.4万名农村党员中,流动党员2300余人。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参加组织生活不方便、发挥作用无平台,很多沦为了“挂名”党员。为了管好用好流动党员,今年4月,该县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流动党员“年审制”,每个流动党员带“证”外出,每年都到流入地党支部报到注册,每季度都与流出地党支部联系一次,每年都回流出地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每年重新登记一次党员花名册。对无故不参加“年审”且连续6个月不与党组织联系、不缴纳党费的,视为自动脱党,由支部党员大会做出党内除名决议。
为了方便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进行“年审”,溆浦县鼓励乡镇党委在外出人口集中地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已在广东东莞、浙江义乌、海南澄迈各建立一个流动党支部,吸收流动党员147人。各乡镇还通过建立流动党员QQ群,组织在外党员网上开会、网上“年审”。
实行“年审制”,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目前,溆浦县已有1700多名流动党员主动联系家乡党支部,在服务家乡建设中主动领职。水隘乡铁山溪村流动党员张小飞定期联系村党支部,提供就业信息,先后帮200多名家乡青年到外面就业。观音阁镇建设村流动党员罗波捐资6万元、垫资10万元,帮村里修路修渠。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全县流动党员已为家乡提供致富、就业信息4000余条,捐助公益事业110余万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