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往,大型市庆活动中,文艺晚会开路,各级领导压阵,明星大腕登台……似乎已成一些地方的不二选择。人们也早已习惯了那种政府斥巨资轰轰烈烈办节庆,扎扎实实搞形式,一哄而散的场面。在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八项规定、政府行政开支只减不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大背景下,进入而立之年的岳阳市审时度势,不讲排场,不请明星,紧紧依靠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为地方政府文明节俭办会探索了经验。
八项规定背景下看岳阳如何“庆生”
黄兴华 王婧菲 余鑫
三十而立,人生尚需盘点。而浸润30年湖风楼韵的“湘北门户”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经历过多少的辉煌岁月?又承载了多少湖乡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市庆期间,是大操大办,讲究高端奢华上档次,还是文明节俭,低调简约讲内涵?
今年3月以来,岳阳市以“知我岳阳、爱我岳阳、兴我岳阳”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活动不搞大场面、不请明星、不讲排场,以“热烈、喜庆、务实、简朴”为原则,由群众唱主角,这一系列“政府节俭搭台、全民登台唱戏”的纪念活动,营造了团结奋进、富民强市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对地方政府文明节俭办会进行了有益探索。
节庆:热烈喜庆、务实简朴
1983以来,岳阳市从建市之初的百业待兴,到今天成为湖南的门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湖南省第二,并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坐拥中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港岳阳港,国家级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迎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良机。
“岳阳30年的发展史,不仅是城市的变迁史,更是人民生活的进步史,”岳阳市委书记卿渐伟说,“建市30周年之际,正是与广大岳阳市民共同回顾和分享建市30周年取得的成就,传递和激发岳阳人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正能量的大好时机。”
年初,岳阳市委决定,由市委宣传部总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和中央、省驻岳有关单位紧密配合或具体承办,进入酝酿策划阶段。活动首先确定了“热烈、喜庆、务实、简朴”的基本原则。
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介绍,“热烈喜庆”就是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群众广泛参与;“务实”就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感到快乐;“简朴”就是要节俭办会,严格控制经费,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纪念活动。”
记者了解到,刚开始策划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时,有方案也曾考虑举办两个大型庆祝晚会。但是市委、市政府后来取消了这个方案,明确要求,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规定,杜绝铺张浪费。恪守“务实、简朴”的基本原则,不放烟火焰火,不搞歌舞升平,不请明星大腕,花最少的钱办更多让老百姓高兴的事。
岳阳日报社编委李德春介绍,岳阳日报承办建市30周年成就展,财政只给了少量的经费,其它经费都自筹。他们与企业联办等多种渠道筹资,让企业在展览现场做宣传,实现政府、承办方和企业多方互赢。
岳阳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余友安认为,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是群众唱主角,全市各行各业各阶层的群众参与了各种不同的纪念庆祝活动,因此,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最大的文化惠民活动。
建市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市民歌手大赛”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参赛选手最小的只有4岁,最年长的已经77岁,为市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
“我绽放了,在市里最美的舞台上!能够让这么多市民听到我的歌,我已经很开心了,至于奖励或结果都不重要。”岳阳县农民歌手李科龙目前经营着一个小小杂货铺,主要卖学生用品,痴迷音乐的他自学乐理知识,这次“欢乐潇湘.幸福岳阳”的草根舞台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今年3月以来,岳阳市以“欢乐潇湘.幸福岳阳”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为主题,全市共有12个县市区和30多个市直有关单位参加,参赛人数达到3万余人。
岳阳市文广新局文艺科长何赞介绍,这次文艺汇演中,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大大小小的演出组织了1253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万人参演,观众50余万,部门搭台,群众唱戏,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群众参演最多、反响最好的一次。
纪念活动举办期间,岳阳市有8万多人次参观了国防教育科普展暨体验式航天航空展;近百万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参加“岳阳巨变30年.美丽岳阳我的家”、“岳阳巨变30年”征文大赛。而“建市30年30位感动岳阳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将此次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成效:展示大成就,传递正能量
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新启介绍,上述系列纪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反响,既贯彻了“务实简朴”的办会原则,又收到了“热烈喜庆”的预期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系列纪念活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促进了发展。
徐新启说,通过座谈会、成就展、书画展、文艺表演、群众文艺汇演、先进人物评选、征文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岳阳建市30年的辉煌成就,树立了岳阳文明进步的崭新形象。如“我们走过30年——建市30周年成就展”不仅有岳阳最新航拍图片,更有尘封多年的老照片,以及不少独家披露的珍贵历史镜头。
一些群众反映,系列纪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题材多样,让市民在感受岳阳三十年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在家门口享受一次盛况空前的文化大餐。“到南湖广场去看展览”、“到会展中心去看演出”… …成为不少市民休闲时光的首选项目。
岳阳楼金湖社区居民陈庆湘在写给岳阳市委宣传部负责人的信中说道,8月30日到南湖广场参观岳阳建市30周年图片展,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激动!三个多小时,自己年近80,腿都站硬了,但还不想走。
李红认为,系列纪念活动积累了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她说,这些纪念活动,让广大市民停下匆匆脚步,回眸建市风雨历程,观察发展变化之美,共享建设发展成果,凝聚了推动岳阳科学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正能量。 “特别是历经3个月评选揭晓的30位‘感动岳阳人物’,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来自身边,他们的事迹真实感人,可信、可亲,可敬、可学,”李红说,“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精神境界、良好的道德操守,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在全市产生了巨大反响,掀起一股引领文明风尚、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热潮。”
启示:“群众的欢乐,才是我们的最大快乐”
岳阳建市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已落下帷幕,但活动中进行的探索、积累的经验,为新形势下如何办节办会以及组织各种宣传文化活动提供了有益启示。
“实践证明,群众的欢乐,才是我们的最大快乐,”岳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盛荣华说,“而只有坚持简朴务实,才能顺应群众意愿。”
盛荣华说,过去,一些地方每逢节日、办庆典,总少不了一场大制作、大场面、大舞美的文艺晚会来助阵,虽然晚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但很容易引发拼明星、比阔气、讲排场、奢华浪费的不良现象。这次活动,他们坚持严把活动的每一笔经费支出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让群众当主角,自娱自乐。在“简朴务实”思想的指引下,既节约了大笔经费,将有限的资金更好地用在发展“刀刃”上;又符合中央的精神要求,倡导了一种崇尚简朴、抵制奢华的文明之风;更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真正把实惠和快乐带给群众自己。
市委、市政府督办专员张思扬认为,只有突出群众主角,才能实现全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市30年的辉煌成就凝聚着550万岳阳人民的智慧与汗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坐在台下当观众,而是希望从幕后走到前台、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成为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表现主体、传承主体。
基于此,他们在活动策划中突出广泛性、群众性、共享性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群众搭舞台,让群众自娱自乐,让群众当主角,激发全体市民的参与热情。
岳阳市文广新局局长汪灿则认为,只有重视文化引导,才能提升活动品位。岳阳建市30年,不仅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成就辉煌,而且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在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中,他们注重充分挖掘、展示岳阳市文化建设成果,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据了解,岳阳市组织的社会科学、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系列优秀作品展,将30年来传承岳阳文化因子的大批社科、文艺、自然科学作品广泛征集并琳琅满目地展示出来,形式新颖独特,巧妙地引导全市人民通过这些带有时空印记的实物回望岳阳人文精神的成长历程;“翰墨竞风流”书画展、“精彩岳阳”楹联书画作品展,艺术家们满怀激情,精心创作诗词楹联书画作品,展现了岳阳市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为建市30周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举办的“岳阳巨变30年——纪念建市30周年”征文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各界投稿踊跃,已收到征文2千多篇,市民和乡友们纷纷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三十年来的身边故事、亲身亲历、所见所感,真实描摹了个人和城市30年来的变迁。
“在系列纪念活动中,我们让书香弥漫,让智慧流淌,让思想渗透,在文化氤氲中对市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思想追求、价值取向、气质风格、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丰富了岳阳文化内涵,提升了全体市民和城市的文化品位。”徐新启说。(完)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编辑:王娉娉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