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登辉 本报记者 陈永刚
“陈爹爹,材料备好了吗?”“没问题,一寸照、户口簿、外地的信息,都带来了。”日前,长沙县双江镇龙华村,一位姓陈的年老村民正在办理流动人口证。“我儿子前两年去常德打工时需要这个证,当时我们都不了解情况,就让他坐车回来办,因为材料不齐,前后跑了几趟才办好。” 这位陈姓村民说。
今年,这位村民的女儿外出务工,又需要办理流动人口证,这次村干部给了他一张便民条,告诉他只要把条子上写的材料准备好,村里就能办理了。
龙华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一定告诉记者,便民条是镇上发的,对于那些能在村、镇办理的证件和手续,所需材料上面都写得一清二楚。一张小小便民条,解决了群众来回折腾、跑冤枉路的大难题。
在双江镇政务大厅,记者见到了便民条的创始人——雷浩。雷浩是镇里合作医疗专职监审员。他介绍,双江镇外出打工的人多,居民需要办理的手续和证件也比较多。因为年轻人都外出了,所以这些手续和证件大多由老人们过来代办。由于需要准备的材料多,他常常说二三十分钟才能解释清楚。“当场讲明白了,他们一回家又忘了,下次再来的时候难免漏掉一些材料,手续办不下来,又要跑一趟。”从距离最远的村到镇政府有几十公里,骑摩托车来回都要一个小时。
既然当场记不住,那就打印出来,让他们带回去,岂不既高效又方便吗?今年下半年起,双江镇政务大厅柜台上,多了许多不同类别的便民条,从普通住院补偿到分娩住院补偿、从家电下乡到农机购置补贴……近10种便民条,已发出800多张,老百姓都夸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永刚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