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山生态改善引珍稀动物回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湘河 编辑:王娉娉 2013-10-29 09:17:5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10月28日讯(记者 张湘河 通讯员 梁涛 张军)金秋10月,记者在龙山县的田野上,又看见一个个“久违”了的稻草人在田间“执勤”。“如今山绿鸟多, 防鸟吃种苗的稻草人又出现了。”农民们这样描述打造绿色生态县带来的可喜变化。

  该县林业局本月初调查显示,除普通鸟类越来越多外,包括大灵猫、红腹角雉、林麝等24种濒临绝迹的珍稀动物近年来也陆续回迁,给林深草茂的大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龙山把打造“绿色龙山”作为提升全县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启动了国家退耕还林等项目,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绿色龙山的意见》和《绿色龙山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37.4万亩、荒山造林32.45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还营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生物柴油能源林等46万亩,营造林面积相当于解放后50年人工造林的总和,全县森林蓄积量近10年来增长43.7%。同时,他们加快生态能源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使沼气池乡镇覆盖率达100%、入村覆盖率达95%,有效改变了以柴草为主要能源的习俗。有关部门也大力宣传有关法规,使动植物保护知识深入人心。

  据统计,龙山目前已拥有包括水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内的草本植物约2500种,比10年前增加了500余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许多一度濒临绝迹的珍稀动物陆续迁回龙山生息繁衍,现有包括红腹角雉、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124种,比10年前增加了24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湘河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