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2日讯(记者 唐爱平)今天,来自国家发改委、中部6省发改委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地区经济工作者齐聚长沙,总结、思考、建言中部发展的现实与未来,达成“长沙共识”,认为“市场基础作用+政府推动作用+释放改革潜能”构成的利益平衡机制,将助推中部加速崛起。
与会专家认为,密切区域合作必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中部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同质竞争、粗放发展没有出路。唯遵循地域特性,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能扬长避短、共赢发展,让重点开发地区更快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而推动差异化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利益平衡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利益平衡机制,有利于消除不发达地区追赶发展的前置性障碍,缩小因区域功能差异造成的发展差距;有利于让分工协作成为区域各方的理性选择,从制度上保障区域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一制度安排使差异化发展成为各地的理性选择,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区域合作共赢局面,合力加速中部崛起。
专家们认为,构建区域利益平衡机制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必须进一步释放改革潜能。中部地区在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协作等利益平衡措施的同时,更需要倡导区域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利益协调关系,遵循市场原则,探索生态补偿、产权交易、飞地园区共建,以及建立区域合作利益补偿基金等多种手段,促进区域利益平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爱平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