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遇龙。郭立亮 摄
本报讯(实习生 喻曦敏 记者 徐媛)“对待科学我只追求精益求精,怎样让猪吃下去的饲料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动物蛋白,怎样让不打抗生素的猪肉出现在百姓家里的餐桌上,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对记者说。
印遇龙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为了对猪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研究得更透彻,他带领课题小组用三轮车、平板车搬运和配置试验饲料2.5万多公斤,收集猪粪1万多公斤,分析样品达4万多次。印遇龙根据营养成分分析得出猪生长对各种营养原料的需要量,从而研制出浓缩蛋白饲料和预混料,这一研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3亿元。
一直以来,印遇龙都着力于健康养殖和绿色添加的研究,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全、更健康,2009年,他领衔的课题组研制出新型的高效饲料添加剂——精氨酸生素,成功解决畜禽养殖中乱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为解决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及中国畜禽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开辟了一条途径。
印遇龙
男,1956年出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2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创新案例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徐媛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