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禁烟令”发布后,记者调查发现长沙大部分党政机关执行到位,但仍有少数人在办公场所吸烟
记者 胡益虎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等五项要求。记者连日来在省会长沙走访发现,在中央反腐倡廉、匡正风气举措密集出台的当下,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不仅是我国公共场所控烟进程中的有力信号,更是改进干部工作作风、防范贪腐浪费的具体体现,吸烟这种“普遍礼仪”将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目击
镜头一:大会场内无人吸烟
地点:长沙市会议中心
昨日上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长沙市会议中心举行。11时许散会后,参会者从大楼鱼贯而出。
记者进入大楼,在一楼醒目的位置,有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的禁烟标志。在三楼会议室,一名正在清理会场的服务员介绍:“我们这里已经是禁烟会议室,上午开会时没有人吸烟,但中途有少数人忍不住出来在过道和会场外抽烟。”随后,记者在会场过道西北角和东南角的两个垃圾桶里发现有数个烟头。
镜头二:大楼入口立着禁烟标志
地点:市政府第二办公楼
随后,记者来到市政府第二办公楼,在一楼入口处看到了醒目的禁烟标志。
在11楼农业局的会议室,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正清理卫生,桌子上没有烟灰缸。记者上前询问,她称:“我们已接到通知,会议室不能抽烟。撤掉烟灰缸已经一段时间了。”
在10楼的一间会议室,记者看到1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正在开会,没有人吸烟。
镜头三:为吸烟打盒饭到外面吃
地点:市政府机关食堂
中午12时,大批机关工作人员前往市政府机关食堂就餐。记者在一楼食堂和二楼的餐厅,都没有看到人吸烟。
一名年轻工作人员提着两盒饭走出机关食堂后,从口袋里摸出一根香烟点上。记者上前询问是否知道禁烟令,他说:“我知道这个禁烟令。食堂人多,抽烟肯定不合适,但我烟瘾比较大,只好打了盒饭出来吃。”
镜头四:4人开会3人在吸烟
地点:市直某机关单位小会议室
上午10时到11时许,记者在市直某机关办公楼内发现,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有在办公室和过道等处吸烟的情形。
记者在9楼办公区看到一名中年男士右手夹着烟,从办公室拖着一个纸箱到了斜对面的办公室,之后又到隔壁文印室处理一个文件,期间,这支燃烧的香烟一直没有离手。
在11楼,大部分科室都没有人吸烟。但一间小会议室里有4人在开会,其中3人在吸烟。
行动
撤除烟灰缸 设立禁烟标志
2013年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现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专门提到了中央下发的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要求参会的全体人员严格遵守。
昨日,记者看到,在市委和市政府办公大楼的一楼电梯口旁和各个楼层的电梯出口处,都有白底红字的醒目禁烟标志,落款为“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该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禁烟标志在中央的通知出台前就已经制作张贴了,而市政府会议室和市委常委会议室早就已经撤除了烟灰缸。近年来,市政府大楼一直在努力打造无烟机关,具体到各个政府部门和科室的办公场所一般由各部门自行进行禁烟管理。
“我们中心的办公区根据通知的要求,今日已设立了无烟区。”昨日,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指着刚刚挂出的无烟区域告示牌说。在该中心安检入口处,一块高约1.5米的白色告示牌上写着“您已进入无烟区域”,而在该中心一、二楼的每个承重立柱上都有禁止吸烟的警示标志。“对在中心内的吸烟者,保安和工作人员将进行劝导。”
昨日下午,前往长沙晚报5楼会议室开会的人发现,原来一直摆在桌上的烟灰缸没有了。开会期间,记者发现,整个会议室里没有一个人抽烟,也没有人走出会议室抽烟。而在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大楼内,记者发现,每层楼都张贴有“禁止吸烟”的标志。
而在一些基层机关,禁烟的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干部徐璐本周一收到街道统一群发的中办、国办《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的信息,称“请各位领导带头禁烟,创建无烟办公场地”,“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支付烟草消费开支。”
调查
最严禁烟令有望抑制人情消费
“烟开路,酒搭桥;买的不抽,抽的不买;领导拿起香烟,下属抢着点火;什么时髦抽什么,级别越高烟越贵。”随着中央禁烟令的出台,这些多年形成的干部不良习气,有望逐步得到纠正。
在部分机关单位,给来往的人员上烟上槟榔,俨然已经成为联络感情甚至是开展工作的“第一道工作程序”。市直机关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因工作需要,他每周都要到区县一些部门开会或联络工作,“虽然我不抽烟,但经常是一进门对方就会热情地塞一包烟过来,其他人都接了,你不接反倒不好意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干部告诉记者,每年接待上级领导,烟草上的开支不小,“我们社区以前按照上级的限额每月消费两条香烟还远远不够用,有时还自己贴钱买烟。现在有了新规定,香烟的公务消费可能不能再报销了。”
“我们主要是做公务和宴请招待用烟酒。”位于银杉路的一家烟酒专卖店的女老板告诉记者,以前平均一天卖2万多元的香烟,有人一次买走2万元钱的香烟,都是1000元一条的高档香烟。“去年以来,政府机关的招待消费控制得紧了,我们的高档酒卖得大不如前了,现在又开始禁烟,高档烟的销售肯定也会受不少的影响。”
专家观点
领导干部带头禁烟
彰显的是对制度的敬畏
“在我国尚无专门控烟禁烟立法的背景下,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示范,倒逼一些领导干部与烟草人情、权力烟瘾绝缘,干净做官,干净做人。这个禁烟令是个好事。”湖南省社科院方向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非常赞成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禁令。我国禁烟事业多年来成效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嗜烟,没有办法做到令行禁止,导致各种禁烟令成了一纸空文。高档烟的消费,很多是由领导干部的公务用烟消费带动,造成了不少的腐败问题。”
方向新认为,领导干部带头禁烟,戒除的是生活陋习,体现的则是社会管理者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与遵守。要让这一好制度发挥效果,在自律之外,要进一步把制度做细做精,形成全方位管控网络,并建立切实可行、清晰可见的惩戒体系,还要保障公众和舆论监督渠道的畅通有效,不要让这个禁烟令变成一纸空文。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如对违反禁烟规定的人进行重罚,并且不论官职大小要一视同仁。只有有效推行,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信任。”方向新说。
星城夜谈
禁烟新风吹散的不仅是烟雾
筱莜
领导干部带头禁烟的通知印发后,我笑问身边一位公务员朋友:“这下你该难受了吧?”没想到他对禁烟举双手赞成。他说,明知抽烟对身体有害,以前就是戒不了,人家递你一根烟你还真不好拒绝,这就是人情。“现在好了,有了规定,就有了不抽烟的坚定理由。”
确实,中国的烟文化虽然不如酒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却一样地深入国民骨髓。在公共场所禁烟喊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却见效不太明显。如今,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净化,也是以身作则的形象,是人民公仆遵守社会秩序的庄严承诺。
与此同时,高档烟背后隐藏的腐败已经不是新鲜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曾经,周久耕的“天价烟”就是一个例证。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是对奢靡之风的抵御,规避了潜在的腐败风险,是对干部的一种全身心保护。
从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尽管有些干部还不能迅速适应,但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无论是机关会议室里撤掉了烟灰缸,还是高档烟的销量将有所下降,都可以看出这股新风相当有力量。我们有理由期待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示范效应能充分释放,当新风吹散了烟雾,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清正廉洁的党政机关干部新形象。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