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15日讯 【导语】本台2013年持续推出“隆回金银花为什么要逆袭”的报道后,同为南方金银花产区的贵州黔西南州药农们打来电话,表示他们同样深受谣言之害。由于整个南方金银花价格暴跌,药农无钱过年纷纷外出打工,很多经销商关门停业。
【正文】(大景进)
【配音】记者来到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金银花。村民说,全村1600号人,种了1万5千亩金银花,金银花收入占到全村的三分之二。但从2013年3月开始,受网络谣言打击,这里的金银花价格从每公斤100多块暴跌到三四十块。
【同期】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支书朱昌国:网络传言,说我们的金银花它不但不是去火,而是上火,这样的宣传以后,我们这个南方的金银花就不好卖,这两年特别掉得太厉害,有些老百姓都流眼泪了。
【字幕】2009年12月则戎乡冷洞村拍摄资料
【配音】这是一份被当地珍藏的视频资料。2009年8月到2010年春天,云贵高原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整整265天滴雨未下。在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的冷洞村,山坡上的金银花苗一棵棵濒临枯死。于是,村支书朱昌国琢磨出了一个滴灌保苗的土办法。
【同期】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村民:像这样戳一个洞,再调节这个瓶盖的松度,减少压强,这样可以调大,瓶盖子是个开关阀,拧开一点,水就大,拧紧一点,水就小。
【配音】由于这里山坡太陡,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只能放在背篮里背到山上去。当时政府动员了上万名干部、成都军区还派出了数千名官兵,和村民们一起没日没夜背了整整一个月的水,才将两千多亩40万株金银花树保住。冷洞村“背水救花”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成了难能可贵的“贵州精神”。
村民用矿泉水瓶一点一滴救活的金银花,带来了丰厚回报,2010年到2012年,仅金银花种植一项,冷洞村人均年收入便达4万多元,全村433户都盖上新房搬进了新屋,
面对金银花暴跌,村里再次拿出“背水救花”的自救劲头,开办加工厂搞深加工。但是这一次,因为谣言迟迟得不到打击,情况不但没有好转,相反,一年下来,加工厂亏了一千多万。村支书朱昌国说,现在兴义市包括附近的安龙县的金银花全都被山东的中间商低价收购,转手卖到山东,再当作北方金银花出售。
【同期】贵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支书朱昌国:我们建议我们国家的药监部门、权威部门做一个实验,证明我们这个南方的金银花到底行还是不行,以还我们南方金银花一个清白,不能是他们的(北方)金银花好,我们的金银花不行,我们的金银花不能吃,这样对我们太不公平了,要对这些网络的反面宣传给予严厉的打击,这样还社会一个公道。
来源:新闻联播
作者:湖南卫视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