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三板新亮相 种下中国“苹果梦”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庆钢 编辑:高芹 2014-01-25 09:08:35
时刻新闻
—分享—

  285家企业集体挂牌,包括9家湘企 首日行情火爆,雅威特涨了70倍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黄文成

  注:由于没有类似IPO的发行价格,无成交则显示为股票面值1元。

  ■制图/陈琮元

  准入

  门槛

  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投资

  门槛

  机构投资者资金门槛为500万元,个人投资者需满足“证券类资产市值300万元以上”以及“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两条要求。较高的投资门槛,可减少投机炒作之风。

  1月24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有“中国版纳斯达克”之称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迎来了一次大扩容,多达285家公司集中挂牌。迎来大发展的新三板,将极大拓展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当日新三板交易异常火爆。由于挂牌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涨幅排在第一位的雅威特报收71.43元,涨幅7043%(相对于股票面值1元),25只个股股价翻了10倍以上。

  106股当日实现翻倍

  在A股IPO开闸新股遭爆炒之际,备受市场关注的新三板也在春节前几天迎来了首次大规模的扩容。随着285家公司一起挂牌上市,新三板挂牌公司猛增至621家。

  1月24日,这些公司挂牌后,立即遭到市场爆炒,多达106只个股在当日实现翻倍。截至收盘,涨幅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雅威特涨7043%、麟龙股份涨4100%、泰达新材涨2272%。

  从成交金额来看,整个新三板当日成交总金额为6493.42万元。

  从企业规模上看,首批挂牌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也不乏湘财证券等成熟企业。数据显示,首批挂牌企业中,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50%,约四分之一的企业营业收入逾亿元、净利润超1000万元。由此看来,此次挂牌企业大多遭到爆炒也就在情理之中。

  创业型企业迎新出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由于其规模小、企业治理不够完善,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如果通过IPO直接融资方式,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达不到主板、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的要求,不管是财务盈利指标,还是公司治理。不过,随着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扩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或将得到解决。

  新三板是我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将极大地拓展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事三板公司投资20多年的湖南资深投资人士邱力原表示,新三板的扩容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不仅可通过新三板解决融资难问题,还可以推动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

  对于新三板前景,邱力原认为,在未来5-10年内,随着新三板不断扩容,其挂牌的公司数量和成交量都很有可能超过沪深主板市场,甚至有可能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媲美。华泰证券近期发布研究报告也认为,2014年新三板新挂牌企业数将达1400家。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黄文成

  湘股

  面孔

  9家湘企7家来自制造行业

  当日上市的285家企业中,有9家湘企。

  广信科技1月24日报收8.96元,是目前登陆新三板的湘企中股价最高的,当日成交量为30万股。

  广信科技是新邵县酿溪镇的一家企业,主营电工绝缘纸板及绝缘成型件,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5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58元。

  新三板湘企涨幅排在第二的是日望电子,股价当天报收8元,上涨700%;而后是山水节能、凯德自控、沄辉科技、斯派克、泰谷生物和超炫科技,上涨幅度在360%-570%不等。

  9家湘企中,除了湘财证券属资本市场服务行业、超炫科技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之外,其他7家企业都是在制造业。

  其中凯德自控与广信科技一样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斯派克和泰谷生物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山水节能主营泵类水处理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沄辉科技主营制造业工业自动化行业的系统集成业务与产品分销业务;日望电子专业从事钽电解电容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方正证券行业分析师宋一宁表示,“老三板”受限于园区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关村的信息科技企业,而“信息行业企业有的指标很难达到上市条件,但制造业很容易,所以这次扩容的285家企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制造业企业,湖南也不例外。”

  湘财证券首日无成交

  作为首家申请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证券公司,湘财证券可谓是开了证券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先河。湘财证券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登陆新三板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大力发展创新业务,向“大投行”模式转型。

  交易软件显示,湘财证券早盘时有2笔报买价格,报买均价为1.22元,股数为5万股,最高报价1.25元,最低报价1.20元,但至收市都没有成交。

  其公开财务数据显示,湘财证券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14.6万元,每股收益约为0.0576元,由此计算,1.25元的报价市盈率为21.7倍,而目前证券业的整体市盈率为30.07倍。

  方正证券行业分析师宋一宁指出,湘财证券的股东构成并不复杂,而且前十大股东里还包含了上市公司华升股份、电广传媒等,目前卖掉股权的愿望并不强烈,加上看好湘财证券的未来成长空间,所以第一天湘财证券零成交,是很正常的现象。

  ■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黄利飞

  记者

  手记

  会孵出中国的“微软”“苹果”吗

  2004年的中小板、2009年的创业板,都曾经被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它们孵化出中国的创新型企业,但是其与主板不相上下的上市条件,使得中小板和创业板最后成为一个“缩微主板”。不过,对于资金“望眼欲穿”的众多创业初期的创新型企业而言,盼望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一个“中国版纳斯达克”,是一个苦苦追求的梦想。如今,随着285家企业集体登陆新三板,这个一度被视作遥不可及的梦想似乎就要美梦成真。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监管体制,上市并非一条人人可走的阳关道。然而,直接融资对于“资金饥渴”最为严重的创新型企业,却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高速公路。微软借助纳斯达克,成了全球第一的IT巨子;曾经在车库中起步的苹果,如今已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的庞然大物。在美国,资本市场是创新型企业由弱到强的必经之路,甚至可以说,没有直接融资,就没有如今美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但很长时间以来,对于中国的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这条路坎坷重重。比如腾讯、新浪、百度、阿里巴巴,无一不是在境外上市。之所以如此,无非是这些企业在起步阶段远远达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在这里,A股给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悖论:最有前途的企业无法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

  现在,“重装上阵”的新三板也许能破解这个悖论。曾经是收容退市公司的“垃圾场”,在被赋予了新功能之后,新三板已经成了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最佳场所:较低的准入门槛,给草创之初的创新型企业打开了一扇直接融资之窗。借助资本的力量,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从这里走向发展壮大,也许有一天,新三板中也会产生“微软”、“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

  纳斯达克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新三板会不会产生中国的“微软”、“苹果”,且让时间来说明一切。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庆钢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