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首张长沙湿地地图,一起来吧!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王安琪 图/记者 田超
2月7日,在大泽湖湿地旁的一处密林里,周灿英(右)和同事一起将收治的锦鸡放生。
湿地,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在城市周边,它就是一泊水,一片农田,或者一个鸟多一点的地方。正是这样不起眼的存在让人们忽视了湿地“地球之肾”的地位。最通俗地说,如果有足够的城市湿地,长沙很可能不会发生2013年持续59天的“烧烤”模式。
2月2日是第18个“世界湿地日”。据2014年1月14日第二次中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过去10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00多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要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截至2013年底,湖南省湿地面积为101.97万公顷,在31个省中排名第15位。长沙市目前的湿地保护面积是15787.26公顷。不过,长沙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城市湿地保护的社会组织。诗地还是失地?无言的湿地正在追问每一个人。关注湿地,关注长沙之“肾”,就是关注我们的日常生活。
2月7日,长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做的第一件事是将一只锦鸡放生野外。春节前两天,住在桐荫里的易爹爹在小区里发现了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周灿英和同事把锦鸡接回来,精心照顾了数天。
望城区金星大道旁大泽湖周边的一处山地是周灿英给锦鸡找的新家。这里独特的湿地环境是鸟类生存的理想地点。在长沙市林业局的“户口”上,这里被登记为“水源保护地,12公顷”,在望城区的湿地名录上,面积排名倒数第2位。
但在长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看来,大泽湖湿地是一个拓荒的“个案”。从去年8月开始,她把1300多人带到这来,“大泽湖活生生地就在我们眼前,我想让大家知道,湿地离我们并不远。”
野生动物保护根本离不开湿地
从去年8月开始,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几乎每天都要去望城区回龙村旁的大泽湖。当时,某房地产商将在大泽湖边开发地产,这一项目是否涉嫌侵占湿地?一时间引起全国关注。
大泽湖湿地距东洞庭湖约40公里,很多野生鸟类顺湘江迁徙,将大泽湖作为长沙迁徙通道段上的最后“驿站”,这里是冬候鸟的停留地,也是夏候鸟的栖息地。
根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数据,大泽湖周边共有鸟类15目45科135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省级保护动物124种。
“我们并不是专门做湿地保护的。但当时这里要建高楼的消息传出来,全国一下子都很关注这个地方。野生动物保护,特别是候鸟,根本离不开湿地。所以我想我们来做一些事情是义不容辞的。”周灿英被环保圈人士称为“野保侠女”,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13年。
周灿英有着堪称传奇的野保经历,她创立全国首家非营利性鸟类医院、发起全国首个保护野生蛇行动,成为第一个荣获全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长沙人。她甚至把12万元婚礼礼金都捐给了野保事业。2012年春天,她辞去岳麓山鸟语林副总经理的工作,成为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第一位全职工作人员,全心投入这件并不那么容易得到理解的事情。“看上去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离得太远啦。救助流浪猫、流浪狗的小动物保护协会,一发出一个倡议,好多人会响应。我们呢?别人只会问我们,现在还有野生动物吗?”
把活生生的湿地带到生活中去
2013年8月,为了面向普通人推广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举办了一次“大泽湖湿地摄影展”。“‘湿地’很抽象,到底什么样子很多人没见过。难得大家对湿地有了关注,我们要把活生生的画面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周灿英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展出的55张照片全部来自普通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大泽湖,时间跨度从2003年到2013年。
周灿英首先选择在各大高校展出,“大学生思维更开放,学业不那么忙,也有时间、精力投入环保工作。现在就要给他们种下一颗种子。”这些记录大泽湖生态之美的图片果然反响热烈,之后摄影展移师市区,一口气展出了13场。
周灿英很快发现,普通人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对“野生动物”和“湿地”无动于衷,很多人主动提出,想去大泽湖湿地看一看。
“有高中、大学社团当场沟通,我们带着去的。有的是打电话到协会,通过询问,自己去的。还有的孩子被爸爸妈妈带去了一次,以后就自己主动去巡湖的。”每次巡湖,周灿英都带队绕行一圈,讲解沿途的动植物,并清除偷猎鸟者布下的鸟网。每次联系、组织、带队都需要耗费她和协会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2013年下半年,这样的活动一共举行了16次,周灿英让1300多个长沙人亲眼见到了城市边上的自然湿地。
“老围着一个大泽湖转来转去有什么意思?”
周灿英也试着和回龙村村民、村干部进行面对面沟通,发放湿地、野生动物保护资料,了解大泽湖边地产项目的进展。1月22日,在回龙村村委会,周灿英见到了该村党委书记朱建军,“建高楼当然好啊,村里出了国的孩子都打电话回来问我这个事呢,要不谁知道大泽湖旁边的回龙村。楼建起来配套设施就上来了。我们村子也好了。”
虽然有些“话不投机”,但朱书记仍接受了周灿英的宣传资料,答应走访村民时发放。“最支持我们工作的是农民。有次有个老乡给我打电话,他看到有人在集市上卖偷猎的雕鸮,就花600元买下来,找到我们救治、放生。”周灿英说。
但更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关注大泽湖,特别是一些‘圈内人士’,“他们说,长沙湿地这么多,老围着一个大泽湖转来转去有什么意思。的确,这只是一个‘个案’,但如果这个个案能够保住的话,对整个长沙湿地保护肯定是一个拓荒的作用。大泽湖就在我们眼前,如果通过我们的力量能让更多人关注,保护长沙湿地就推进了一步。很多人觉得它小,但完整地走一圈,也得一个多小时呢!”
2014年,周灿英计划协会要对整个长沙的湿地做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绘制长沙首张民间湿地地图。周灿英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湿地的动态变化才能更好地开展保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点。”
■文/三湘华声全媒体
记者 王安琪
图/记者 田超
湿地与世界湿地日
湿地指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生物多样性摇篮。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创举,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安琪 田超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