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信小红包 何以让800万人“疯抢”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编辑:胡弋 2014-02-11 09:34:14
时刻新闻
—分享—

  过年期间,800万微信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

  马年春节,最热的莫过于微信“抢”红包,发红包的感觉“爽”,抢红包的也乐此不疲,哪怕只抢到一毛钱也眉开眼笑。据统计,从除夕到正月初八,有超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平均每人抢了四五个红包。

  业内人士表示,微信红包已经超出了传统红包的概念,更像是一个社交游戏。其背后显现的是移动支付融入社交关系链之后强大的裂变能力,只要有一个人用微信发红包,就可能带动周围一拨人开通微信支付。

  微信红包一度风光无限,但也有人担心微信红包存在技术漏洞与安全隐患。在微博、朋友圈中,不少人也在纠结于“绑不绑定银行卡”或者“是否要解绑”的问题。

  【现象】800万用户参与抢红包

  “大年初一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原来朋友送了个微信红包!”在长沙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卜阳点进去一看,里面真的装有1.68元。虽然钱很少,但卜阳还是很兴奋,因为新年得了个好彩头。

  在领到红包的界面上,还可以发红包。于是卜阳将50块钱“塞入”19个“红包”,发给了圈内的十多个小伙伴,这样每人都能领到一个红包,金额随机分配,多的能拿到几块钱,少的只有几分钱。但是如果发给19人以上,或者将红包发到几十上百人的群里,几秒钟内红包就会被抢空,当然有人抢不到。

  之后,卜阳又陆续“抢”到了十多个好友发出的红包,金额总计40余元。

  据财付通的统计,从除夕到正月初八,有超800万用户参与了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四五个红包,平均每个红包在10元以内。除夕夜最高峰期间,每1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

  【影响】“交出”银行卡的微信用户增3成

  “红包”抢到手后,用户想要提现,需将微信绑定在一张银行卡上,这无形中推动手机用户开通“微信支付”功能。

  记者发现,绑定银行卡后,除了发红包,微信还可以进行话费充值、购买彩票、打车、买电影票等。由于微信红包可以直接折现,这一功能一上线,便引发了朋友圈的疯狂转发,使用这一功能并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有金融业内人士测算,马年春节,通过微信红包实现成功绑定的银行卡增量至少在30%左右,这些绑定借记卡的微信用户顺势成为微信支付的潜在客户。

  【观察】社交与支付走向共融

  微信红包为什么会一炮而红?

  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分析,微信红包已经超出了传统红包的概念,更像是一个社交游戏。其火爆的杀手锏是“寄生”在拥有6亿用户群的社交平台上,微信用“弱支付”、“强关系”,通过“社交+支付”的模式,使其在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将大量“小伙伴”笼络于微信支付行列,助其获得众多移动支付新用户,促使信息流变成资金流。

  不管是腾讯的微信“抢红包”,还是支付宝的“讨红包”,其昭示的是移动支付与社交关系链融合之后强大的裂变能力。微信红包正是凭借良好的用户黏性及年轻群体对新产品的热衷强势崛起。虽然社交与支付正走向共融,但社交重在其开放性,而支付则注重隐私,矛盾的背后正是万千客户对于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与移动支付的拓展瓶颈,腾讯、阿里概莫能外。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腾讯、阿里谁能提前补上自己的短板,将关系与支付更好融合,谁就能率先赢得移动支付的战争。

  小贴士

  微信号码被盗

  应及时冻结微信号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对微信号还设有一个单独的设备锁,建议用户使用微信时能将账号与手机绑定。任何第三方即使有你的微信密码,也无法登录你的微信号,因为微信与手机绑定后,转换登录平台需要有后台发出的原绑定手机号的验证码。在支付密码设置方面,不要与微信登录密码、银行卡密码以及其他产品密码相同,切忌将密码保存到手机中。

  财付通客服告诉记者,若发现微信密码被盗或者手机丢失,用户可迅速登录腾讯或微信官网,冻结微信号、QQ号或者修改QQ密码,也可拨打微信客服热线紧急冻结。同时,财付通建议去运营商的营业厅冻结该手机号,如果绑定的银行卡与手机同时丢失,应立即挂失该银行卡。

  用户若想解除银行卡绑定,进入我的银行卡界面,点击“银行卡”字样区域,即可看到绑定的账户,点击银行卡账户,进入“银行卡详情”,再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圆点按钮,就会出现“解除绑定”对话框,点击即可解除绑定。

  记者了解到,微信支付与中国人民保险达成协议,用户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被盗等损失,将可获得中国人保的全赔保障。因此,若使用微信支付出现资金安全问题,用户可向微信支付索赔。

  烦恼

  未绑定不能提现或致“双输”

  市民肖小姐在抢到小伙伴发的20多元红包后也颇为犯难,要变现就必须绑定自己的银行卡,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她不想绑定。“收到红包是很开心,但要求绑定银行卡,我怕有什么安全隐患,准备不要了。”

  由于近来“发红包”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流行,有用户接到微信红包时会认为是虚拟资金,并不在意。也有用户担心,绑定银行卡之后资金安全如何保障。

  据悉,用户领取红包后,如果迟迟不通过银行卡提现,“红包”只会存放在微信界面的“新年红包”里,并不会自动返回发放者的账户。这也意味着一旦用户不绑定银行卡,尽管红包抢到手,却只能变成死钱,而发放者无形中也遭受了一笔经济损失。

  对此,腾讯公司作出回应,称在节后将对微信“红包”改进,推出无需绑定银行卡也能提现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红包”里的钱来充话费等。

  2月10日,记者致电财付通客服,客服回应称目前没有获悉微信红包产品形态有新变化,但其产品团队正在努力,争取让相关功能早日上线。对于领取了红包还未提现的用户,财付通方面建议,用户可以绑定提现后再解除绑定。

  而根据微信红包的规则,如果发出的红包一直没有被领走,红包里的钱3天后会退回到发起人的银行账户。这部分资金还可以由发红包用户收回,用户可以通过“我的银行卡-新年红包-红包记录-发出的红包”、“微信通讯录-服务号-新年红包-红包记录-发出的红包”两条路径找回未领完的红包。

  风险

  潜在风险引人担忧

  在微信“抢红包”活动的带动下,不少微信用户顺势“交出”了储蓄卡。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参加活动的人把账号、密码和绑定的手机通过IP传送到了不受人民银行监管的服务器上,这是一个存在严重漏洞的行为。

  有网友表示,自己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链接,以为是红包。结果点开之后看到的全部是他手机里的收、发红包以及提现记录,连好友提现过几次、提现到哪个银行、银行卡尾号和姓名、提现到账时间等信息都一清二楚。

  在新浪微博上,北京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就在2月7日发微博表示,用手机抢红包也可能存在被假红包钓鱼的风险。此外,手机木马、钓鱼WIFI、假冒微信好友等方式都有可能威胁到银行卡的安全,这也一度让微信用户对银行卡捆绑微信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对此,微信支付财付通团队曾多次回应称,微信支付要求每个微信账号可绑定的银行卡为同一个人,红包只能提现到用户绑定的实名银行卡,以确保资金安全。同时,微信红包采取严格的安全校验机制,只有本人登录才可以看到自己的红包操作信息。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蔡平

编辑:胡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