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9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欧阳建勋 周聪颖)端牢饭碗,就不能亏待种粮人。过去一年,应对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粮食部门倾力抓购促销,办好了“农民兄弟最关心的事”。
省粮食局今天发布,至1月31日,全省2013年度中晚稻最低价收购圆满“收官”。据入库统计,去年全省早、中、晚稻最低价收购稻谷352万吨;受最低价收购的带动,去年全省共收购粮食998万吨(含中储粮),同比增长49万吨;托市收购稻谷,带动农民增收15.6亿元。
“从数量上看,去年堪称近10年来最大的‘计划收购’。”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介绍,过去一年的粮食收购,由往年多元主体抬价收购转变为中储粮及地方国企为主收购;由往年的农民惜售观望涨价转变为踊跃排队交售“放心粮”。面对仓容落后、设施不全、人力不足的困难,各级粮食部门及早谋划,在摸清生产底数、积极促销腾仓、合理指定库点、衔接收购资金的基础上,分别于7月22日和10月20日及时启动早稻和中晚稻最低价收购执行预案,全省112个县(市区)共设立收储库点1071个,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千名干部下到收购库点直接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抓好收购的同时,我省加快粮油外销“东进”“西拓”的进程。省政府拿出3亿元,出台粮食出省外销奖励、定额补偿、免费检测、超储库存贴息、对仓储设施维修等“救市”政策。省领导带队,组织湘米企业赴闽、沪等主销区,推进产销对接。根据湘闽两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我省每年优先向福建提供稻谷50万吨;湖南粮食集团80个粮油产品全面进入上海良友集团570家销售门店销售。省粮食局还组队分赴粤、桂、滇、黔等省,进行产销衔接,各地也采取各种措施拓展销售渠道。
广拓销路,粮畅其流。去年,全省外销粮食267万吨,同比增加47万吨。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