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州“村务质询”顺民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编辑:王娉娉 2014-02-23 09:06:2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2月22日讯(记者 肖军 通讯员 刘杰华 李沅芙)“我家隔壁的老李60多岁了,身体不好,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他的低保为什么取消了?”2月20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管委会友谊村村务质询会上,村民张声发问村干部。

  当天,村里50多名党员与群众代表当场质询村支两委干部,提出了低保户标准、合作医疗报销、村级招待费、计划生育等8个方面的问题,村干部一一作答,其中6个问题当场得到解决。对当场答复不了的2个问题,承诺3天内以书面形式答复村民。

  为加强农村干群之间的沟通,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与纠纷,去年下半年,靖州在100个村试点推行“村务质询”制度。试点村每半年或全村有40名以上群众代表提请时,即可开会质询。参会者主要为群众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村理财小组成员等,重点就本村经济发展、村务公开、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新农村建设及资金使用等方面问题,向村干部提出质询,村支两委成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场予以答复。当场答复不了的,由乡镇(管委会)纪委督促村支两委限期给予答复。

  “村务质询”让农村群众真正有了发言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猜疑少了、支持多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2月中旬,各试点村共召开村务质询会176次,群众提出质询926项,村干部当场答复860项,化解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20余个,有11个村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