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敢讲真话实话成为常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编辑:王娉娉 2014-03-06 10:03:46
时刻新闻
—分享—

  沈德良

  3月3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湖南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主持会议并讲话。徐守盛强调,全体代表要立足于想大事、谋大事、议大事,认真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各项报告,紧密联系实际,回应群众诉求,深入思考全局问题和重大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直奔主题讲真话、讲实话,不讲废话套话,不作一般表态性或与大会议题无关的发言。(3月4日《湖南日报》)

  敢讲真话,是一个社会的底色,是规范、引导社会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内生力量。“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道出了开言路、讲真话的重要性。但在目前少数党员干部中,就存在着一股假话、空话、套话之风,一些人喜欢说八股腔调的话,喜欢说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格格不入的话,喜欢说政治上永远正确的废话,就是不讲真话。不敢讲话、不敢讲真话,成了官员政治生活中的一种通病,属于作风建设中该纠正的“四风”的范畴。

  为何不敢讲话、不敢讲真话?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出在上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给领导干部讲了这个“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故事,以此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也就是说,只有上面听得进真话,下面才会敢讲真话,否则,因言获罪,谁还敢讲话、敢讲真话?

  敢不敢讲话,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有一个允许说错的环境。在一个“允许说错话”的官场氛围中,体现了一种民主的内涵和自信;在一个“允许说错话”的社会氛围中,则体现了社会监督和对“错话个体”宽容的到位。对不同的声音,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更要不压制、不报复、不给“小鞋”穿;只要是讲真话,哪怕具体细节有出入、不准确的,甚至有点小错,也不指责、不追究、不为难。如此,大家才能畅所欲言,无所不谈。反之,就势必造成言路闭塞。从某种意义上说,“允许说错话”比“提倡讲真话”意义更为重大。

  只有听得进去真话,并且允许人讲错话,“敢讲话”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才能真正汇聚民意,激扬思想,迸发力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