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美味也要注意识别,图为市民在乡间采野菜。贺文兵 摄
读者来信:
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近几日在长沙各公园景区、江河沿岸发现有不少市民在采野菜。有的市民为了尝鲜,甚至开着车到乡下去踏青挖野菜。记得去年“三月三”,就有吃地菜造成中毒的信息传得满天飞,幸好后来证实是谣言。只是,这些年来,因为误食野菜导致中毒的事情也有一些,长沙到底有哪些野菜,哪些地方有野菜采,采野菜需要注意什么,记者可不可以做一个调查啊? 市民 易先生
现场调查 公园河堤多见采野菜者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湖南农业大学浏阳河段时,河边上,市民张秋菊正与两位同伴在寻野菜。她手里拿着一把刚掐下来的蒿子尖,准备回家做蒿子粑粑。对于采野菜,她有着丰富的经验:每年正月尾,湖南农业大学一带,无论是河边还是田间地头,都有野菜可采,到清明节前后,采野菜达到高峰。记者在猴子石湘江大桥一带的湘江河滩上、岳麓山下,甚至湖南烈士公园内,也都见到了采野菜的市民。在湖南烈士公园,有些市民甚至在绿化带里“翻”野菜。
在长沙公园景区中,受采野菜伤害最深的当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与长沙园林生态园。市民到岳麓山主要是采蕨,到园林生态园主要是采水芹菜、蕨,有的甚至偷偷挖春笋。两个地方管理处负责人都提醒市民,采野菜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很不利,因此“即便看到有野菜,还请市民朋友手下留情。”
市民态度 乡间野菜更美味
“鸡肉菜、蒿子、地菜、蕨菜、水芹菜,每一样都是美味无比啊。”在网上,说起野菜,总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上个周末,市民谢满文带家人与朋友到长沙县郊游了一次,带回些野葱,回家煎鸡蛋,“哪个香啊,我7岁的儿子为此多吃了一碗饭。”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挖野菜情有独钟。“每年春天来了,我都要特地到乡下去采几次野菜。”市民陈剑为了采野菜,最远的一次跑到了浏阳大围山。他说,有一种野菜,当时居民称为“鸭脚板”,看上去有点像冬苋菜(俗称冬汉菜),但吃在嘴里味道更鲜美。其实,最好采野菜的地方还是乡下。今年46岁的市民张新民老家是长沙县的,他说,春天里,乡下沟渠边、水塘边、山脚下是野菜最集中的地方。有一次,他采了很多回来,分给了几位邻居一些。“第二天,邻居找上门来问野菜是从哪里采的!”
专家提醒 采野菜要看清“长相”
长沙最常见的野菜有蒿子、地菜、蕨菜、水芹菜、野葱、鱼腥草、香椿、蒲公英、车前草等。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陈教授说,有些野菜的“长相”相似度很高,但有的能食用,有的却不能食用。市民采野菜时一定要慎重,对于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要采,而且最好与有经验的人同去。
他说,蕨菜和线蕨的嫩芽长得差不多,差别在线蕨的茎比蕨菜细很多,而且绒毛较多。“线蕨有一定毒性,吃了会拉肚子。”此外,喜欢采野菜的人都比较熟悉的水芹菜,也有一种和其相似度较高的野菜——毛茛。两者都是细柱状的,茎干很直,跟平常吃的芹菜很像,连叶子都差不多。“两者区别在于水芹茎叶很光滑,毛茛茎叶是有细毛的。”陈教授说,毛茛有一定毒性,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炎症,内服会导致胃肠炎和中毒症状。这两种东西常常长在一起,如果看到水芹里混着几棵有毛的,就不要摘。他还建议,采野菜时,最好是到人迹少的地方,不要采路边的,“因为它们易受污染”。(记者 刘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军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