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李柏槐
春风吹,地温升,又到了春耕大忙时节。18日,记者来到湘潭县农村,田间依然静悄悄,农民悠闲不见忙。
在该县排头乡仓冲村的农邦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彭水平正在请人安装谷物烘干机。她笑着说:“春耕农忙,村里要数她最忙。但即使忙,也不用下田。”
农邦合作社承包了7000多亩水田,拥有118台农机,其中收割机28台、旋耕机34台、插秧机28台。前日, 350亩秧田翻耕,彭水平调度安排,所有旋耕机出动,大半天工夫就忙完,机手领工钱走人。
“过去农忙,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机械作业,轻松种田。”彭水平说,以前种7000亩田,想都不敢想。但现在,机耕、机插、机收,都是一周左右搞完。
机械化种田,需要农机部门精准服务。连日来,湘潭县农机局的3名科技特派员蹲点农邦合作社,对所有机具过细检查,进行维修和调试,保证关键时刻“铁牛”不停歇。
农机来帮忙,农忙时节人不忙。省农机局副局长黄育忠告诉记者,中央购机补贴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购机的热情。近几年,全省农机一直保持20%的增速,总量已突破800万台。农民种田“三弯腰”的问题,已通过机械化作业基本得到解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