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1日讯(记者 徐典波 徐亚平 通讯员 李谦)岳阳市水务局本月初将机关食堂对外承包,实行社会化管理,用于后勤服务的15名编制被“置换”给市河道采砂管理处,既解决了单位业务管理的“用人之急”,又保证编制总量“只减不增”。近日,记者从该市编制办了解到,去年以来,岳阳在保持行政事业编制总量“负增长”的情况下,跨层级跨部门跨单位盘活编制3200多个,实现了编制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
该市采用“加减法”盘活编制存量。针对职能弱化、人浮于事的情况,坚决减编。去年以来,全面清理事业单位编制,撤销擅自设置等机构173家,整合零散、重叠机构207家,核销编制612个;实施“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等措施,对市直220个从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编制,实行“定编不到人”管理,由财政依据编制数核拨经费,有效控制了编制规模。
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领域则多做“加法”,以职能消长为依据,将“减”中“抠”出来的编制资源,“加”到职能强化的部门及急需岗位。从市公安局机关、各支队和分局机关调剂编制212个,用于“警力下沉”,充实了城区基层派出所警力,见警率和办案率得到有效提升;根据职能动态评估结果,从市直撤销机构和职能弱化单位压减235个编制,用于改善教育、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质量,将每个编制用在了“刀刃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典波 徐亚平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