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汽车检测站拥有4条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小车全自动检测线,及一条综合性能检测线。长沙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在该站设立城北分所后,便民利民服务赢得了群众好评。图为该站VIP服务中心向客户提供差异化和高品质服务。 (本版图片由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
应长沙市交警支队邀请,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炜教授(前右一)于2013年5月6日至7日来到长沙为交通管理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 周湘云 通讯员 肖强 许晓 万颂华
作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更好地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
任何一个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这个规律决定了城市交通治堵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面对这一世界难题,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迎难而上,坚持“向管理要效率,向科技要警力,向政治工作要战斗力”,强化“服务是理念,科技是手段,制度是保障”,狠抓作风建设,治堵攻坚,从而让作风建设在畅通工程中聚积能量,厚积薄发!
5分钟不在岗即处罚
事件:
2014年2月24日,记者在长沙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看到了2013年11、12月勤务工作督查通报。12月份督查通报显示,该支队当月对城区“网格化”勤务的落实情况以及民警和辅警履职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发现的15起违勤行为做出了处罚。
经过仔细查看,记者的发现令人惊讶:督查中,只要5分钟不在岗,或在岗未履职,均遭到相应处罚。
如2013年11月28日17时39分至17时44分,东风路营盘路执勤点只见1名辅警,未见民警执勤;12月16日17时31分至17时36分,韶山路人民路口,未见民警手势……
背景:
2013年9月26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针对提高交警路面见警率、管事率,责任定位和勤务效能问题作出了4点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
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度重视,制定实施了网格化勤务机制。据副支队长陈效林介绍,新的网格化勤务机制实施带来了4个提升:一是城区道路管控率提升。高峰岗由79个增加到了140个,基本覆盖了城区各主要道路和重点路口。二是城区道路通畅率提升。一线民警路口站岗执勤时间,白天一个班次由2个小时延长到4个小时,夜间执勤时间除确保到22时外,部分易堵点段和重要交通节点甚至到零时,有效减少了路面勤务失控时段。三是执勤民警管事率提升。《路口路段责任分解表》和《严肃勤务纪律十条规定》的制定下发,将路面勤务细化到每个时段、每个动作,专门队伍对各区勤务工作每天一督查,每天一通报,空岗缺勤、出勤不出力现象基本杜绝。四是交通疏堵保畅效果提升。值班支队领导坐镇指挥中心统一调度,高峰时段支队领导跟班站岗,重要路段和易堵节点大队领导带班执勤,机关民警全体上路支援,交通拥堵处置正由守堵保畅向预堵保畅逐步转变。
2013年10月17日,易炼红再次作出专门指示:交警支队严格落实路面勤务纪律,实行见警最大化、管理精细化、效果公认化的网格化勤务机制,彰显了整治交通拥堵,保障城区道路交通畅通,提升管理水平的决心和务实作风,望一抓到底,构建常态,让广大市民满意。
群众就是指挥员
事件:
2013年6月3日,长沙交警支队接到公交司机袁某投诉称:“长期以来,岳麓区枫林路右转上玉兰路路口处,跑望城的出租车把这里当成一个候客点,乱停乱摆,严重妨碍交通。”
接到投诉后,岳麓区交警大队快速反应,即刻组织调研,拿出处理方案。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该大队协同岳麓、望城两区交通、城管等部门,对出租车公司及沿线市场、门店上门进行宣传,约谈负责人,明确管理要求,同时,对玉兰路开展集中整治:全线实行禁停,对全线标线重新施划了车道分道线。经过整治,这一乱源得到彻底根治。
背景:
群众就是指挥员。他们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就出现在哪里!这是长沙交警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该支队积极与市民互动,坦诚接受社会各界意见,重视民声民意,针对性地解决各类问题。如2013年5月13日至6月13日,该支队共收到市民投诉、建议共279起,其中:支队长信箱143起,已解决130起;市长信箱52起,已解决47起;支队长热线84起,已解决83起,其余正在办理中。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事件:
说起早高峰时的拥堵,家住岳麓区景秀江山小区的吴先生感触颇深:“以前开车出门就堵,倒车都倒不出来。母亲有次生病要去医院,结果被堵在小区1个多小时,以至于她宁愿去住房条件差的姐姐家常住。”记者了解到,该小区以往之所以经常发生拥堵,主要是因为这一小区与周边的小区都属于老旧小区,停车位配建不够,道路狭窄,随意乱停的车辆及高峰车流,势必造成交通梗塞。
2014年2月25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吴先生指着小区道路上新画的单行标线和有序停放的车辆,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交通情况改变了很多,母亲又住到我这边来了。”
背景:
景秀江山小区附近道路的改造,只是长沙市第一期微循环疏堵工程中的一个缩影。
2013年4月19日,长沙市启动了由辖区政府牵头,规划、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参与的支路微循环交通疏导工程,对城区52个社区的124条支路进行改造,限单行、画标线、设监控,增设咪表规范停车等。目前,第一批改造施工顺利完成,新增近3000个社区停车位。城区第二批支路微循环疏堵长沙工程已于去年8月中旬全面启动,将对28个社区的46条支路实施改造。
科技让服务更精细
事件:
刘辉,芙蓉区交警大队十中队中队长(现已调任)。他所负责的杨家山立交桥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之一。
刘辉深知科学的交通优化措施才是治本之策,多次对现场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堵塞原因,并向支队科情室相关专家求教,最终提出可行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以来,底层转盘东西向通行速度提升了至少20%以上,交通事故发生率也较改造前明显下降。
背景:
2013年,长沙市交通科技项目的总投资达到1.3亿元,智能交通二期和交通指挥中心已全面启用,建成智能交通二期高清电视监控460个(其中高楼远程高清124个)、高清电子警察路口127个、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路口225个,交通指挥中心已经达到全国一流领先水平。
据长沙交警支队科情室主任张长健介绍,新的指挥中心系统从“实战实用”的角度出发,包括了高清电视监控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122接处警系统、SCATS信号控制系统、行车诱导系统及支队信息化系统建设等,这些系统构建的信息集成平台,让各级指挥员与路面民警结合更加紧密,有效地避免了调度脱节,从而确保实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的指挥调度水平和预警功能实现了全新突破。
家门口就可换证
事件:
今年2月24日下午18时12分,家住湘江世纪城的张先生走进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宽敞的服务大厅,18时19分,他即办好了驾驶证期满换证手续。有11年驾龄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往办证要从河东跑到河西不说,且还影响正常上班。现在利用休息时间,在家门口就可办理相关手续证照,方便不少。
据该站经理杨梅红介绍,作为长沙首家社区服务站,湘江世纪城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于去年3月正式启用,社区及周边车主下班和双休日时间,均可在该站办理11项常见的车管业务。
背景:
长沙交警支队按照“阵地更靠前,网络更完善,服务更便民”的要求,推出了网上车管服务平台、车管业务下放分所和驾考考场的多点铺开,让群众享受到了“就近办业务,就近考驾考”等便利服务,一举突破驾考“井喷”和车管业务办理扎堆的瓶颈,成功创建了“全国一等车管所”、“全省人民满意考场”等金字招牌。
车管所将车管服务向社区、乡镇、企业、单位不断延伸、拓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2个车管分所、4个机动车检测站、1个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7个4S店上牌点,现在全市车管四级服务网点达到39个,服务站实行延时工作制,工作日至夜间21时,星期六、星期日对外办公,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办理车管、交通违法处罚等。
[NextPage]
■百姓心声
“竖10次大拇指!”
2014年1月20日晚10点多,我被无良车主堵在晚报大厦对面的精彩生活超市西边的一条小道上。在寒风中等了车主半个多小时,无奈之下我拨打旁边门面的几个电话,均不知车主信息,情急的我尝试拨打了122。
对方问了我的所在位置,告知我芙蓉区交警大队电话,且是个座机。我当时心里凉了半截,想着这么晚座机肯定没人接,即使接了态度也不会好。没想到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女生,热情温和,问了堵住我车的车牌号码和车辆品牌,准备查车主信息,联系车主过来移车。但后面又说系统进不了,会联系交警过来看看。
此刻的我心想,这么晚交警会过来才怪,没想到几分钟后,真的来了两名交警,用手持终端查询车主电话,并拨打。但是一直无人接听。后面我又请其查询旁边另外一台车的电话,他们也没有半点不耐烦,帮我查到了。他们一直在旁边等到车主过来、我把车挪出来后才离开。
整个事情发生过程中,我一直用我先入为主的思想,负面想象事情的进展,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如此!尤其是两位交警,服务很好,这着实改变了我对交警的看法,当时可能是被冻傻了,都忘记拍照留下两位交警的警号,也没问姓名,只能微博表示感谢:是你们传递了正能量,在此竖10次大拇指!
(网友曼薇婚礼新浪微博)
■专家点评
从“大气建设”到“精细管理”
近年来,长沙市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机动化程度迅猛提升,交通出行者对出行效率、环境、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面对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长沙市城市交通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期。城市地铁、过江隧道、桥梁、城际轻轨等30多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大面积围挡施工,挤占了有限的道路资源,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扩大、车速下降、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路网应变能力差,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引起交通瘫痪。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现状,长沙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科学全面的交通规划体系,完善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20),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设施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等,从宏观层面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对接。此外,长沙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近10年来投资3亿多元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初步建立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架构体系,包括智能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以及信息在上述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对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初显成效。
在有限的道路资源和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背景下,长沙的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应该从“大气建设”逐渐过渡到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在精细管理方面,应该将需求控制和供给优化并重,逐渐形成一个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有前瞻性、适合本市道路交通特征的系统管理策略。优化出行需求结构、时空分布以及路权优先度;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路网容量和供给质量。
(黄合来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湘云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