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满园鲜花满园春 望城区城乡环境治理缩影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云武 谢璐 资涵 编辑:刘飞越 2014-04-09 08:59: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周云武 谢璐 通讯员 资涵

  “其实不用去远方,好风景就在我身旁。”

  听起来像歌词,其实不是出自词作家笔下,而是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桐林坳社区银孔围组农民的口头禅。

  入春,走进银孔围,但见山峦起伏,水塘清冽,茂林修竹,桃红柳绿,农舍精美,鸟语花香。沿青石小径拾级而上,登高远眺,清新的空气中带有花草的芬芳,阡陌交通,庭院雅致,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银孔围的整洁美貌只是望城区的一个缩影。

  去年,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评,望城区在参评的11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拿全省第一,真不容易。何况是“城乡环境卫生”这个难度极大的工作。于是,我们踏上望城的城乡道路,探寻这个“来之不易”。

  一个人展示了一种追求

  提到环境卫生整治,不论是区委宣传部,还是区爱卫办,都会提到胡丙炎,都会对他赞扬一番。胡丙炎就是银孔围村民口中的“丙爹”。

  “丙爹”是银孔围原组长,今年刚从组长岗位上退下来,他是银孔围打造“美丽村落”的创始人。银孔围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落,脏乱差曾远近闻名,2012年差点进入全市“十差”。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作为组长的胡丙炎。他决心自己带头干,先把自家房屋、庭院收拾整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农民兄弟毫不例外”。看到胡丙炎家的庭院四季如春,洁净清新,村民们坐不住了。胡丙炎顺势引导,一家一户上门鼓动,大家的积极性终于被调动起来,乡亲们齐心谋划,还请来专家和当地能人,现场指导商议,制定“美丽村落”创建方案,一步步组织实施。

  “热情爽朗,爱动脑筋,爱喝酒,爱干净,一天到晚闲不住。”这是村民们对老组长的评价。

  他的确是个闲不住的人。

  去年初的一个雷雨夜晚,已经睡下的胡丙炎突然一个翻身,掀开被子往外跑。妻子周云惊道:“干什么?”

  “刚刚想到一个好点子,得赶紧把草图画出来,莫忘记了。”胡丙炎头也不回,径直走向楼下的工作室。

  “疯子!”周云没好气地说。

  从此,丙爹又有了一个外号——胡疯子。伴随着这个外号的传开,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发明”不断诞生——路灯杆上的五星竹篮、屋外的竹制晒衣架、院落墙角的垃圾分类竹屋、田间的堆肥池……介绍起这些成果,胡丙炎也颇为自豪:“村里统一发放的塑料分类垃圾桶太轻,很容易被风吹倒或被小孩弄乱,所以我就想出用村里盛产的竹子做成小屋,将垃圾桶并排固定在里面,顶上还有个花池,可以种点花草,既美观又环保。”

  像胡丙炎这样的人,在望城,不是几个,而是一批。正是有了一批这样的热心人和带头人,望城才扛回了全省第一的桂冠。

  一个组浓缩了一种氛围

  银孔围变美了,胡丙炎虽然是带头人,却不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

  2月24日晚,春雨淅沥,银孔围组村民齐聚在党小组长张成益家中,就着温馨的农家灯火,召开美化环境筹资筹劳大会。老组长胡丙炎向大家描绘出“栽花种果树、整治净化山塘、规范标准菜地、提质美化庭院”的规划建设蓝图后,带头捐款1万元,并贡献出自家培育的2万株花苗:“谁想种植,都可以来我家领。”

  “这是好事呀,一定要支持!”83岁的老地下党员钟庆祥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1000元积蓄。台下本来议论纷纷,看到党员干部们动真格,村民的质疑犹豫变成了坚定:

  “我出2000元!”

  “我出3000元!”

  “我家出10个义务工!”

  ……

  全场沸腾了。

  坐在角落的李友良是村上有名的困难户,生活来源和两个孩子的学费全靠捡废品维持。李友良悄悄地走出会场,回来时,将一个大布袋放在筹资台上,打开后,村民们都怔住了——满满一袋子钱,50元一张的,20元、10元一张的,更多的是几块甚至几毛的!全场掌声雷动。

  半小时的会议筹集了15.2万元资金和近300个义务工的无偿劳动。

  如今,在环境卫生上,银孔围有3句响亮的口号: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维护。有人想摘一朵花,不准;有人踩到路边花草,会被指责;有人乱丢乱扔,不仅招来批评,还可能受罚。

  这种氛围在望城大地弥漫着,延伸到各个乡镇、村落和街道社区。全区比学赶超,如满园的鲜花争奇斗艳:秀丽的湘江两岸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区和全省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示范区,东城等一批乡镇成功跻身“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行列,白箬铺镇光明村、金峙村等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村。全省第一的桂冠,是氛围的强大磁力吸引来的。

  一套制度彰显了一种活力

  作为新建制城区,从大的范围上说,望城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如何建设好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弄得不好,有城镇之乱,无乡村之美;建得好,有城市之繁荣,有田园之风光,那才是理想的城乡一体。

  望城撤县建区之初,区委、区政府便确定了建设“大公园、大花园、大观园”的理念。这个理念饱含着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法。既要搞建设,又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虽然很难,但往往越难,越能催生出创造发明。

  “不拆屋、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不拨款,”这是望城人民的创造。

  伴随着这个创造的推行,3年来,全区共栽植树木82万株,一个个古镇、古窑、古寺、古街被整理出炉,一条条整洁绿化道路、一座座精美庭院魅力绽放,还梳理出都市区、中心镇和村庄“三位一体”的发展脉络,营造出“城区绿美相融、城郊绿林环绕、城外绿海田园”的全域生态景观。

  “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这是望城人民的发明。

  伴随着这个发明的传播,望城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百姓城管志愿者协会,近10万志愿者每周五上街参与义务清扫、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活动,全区500多个单位和4万农户踊跃投身美丽校园、美丽小区、美丽集镇、美丽村落、美丽庭院等“十美”创建活动,丰富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童叟皆知、深入人心。

  环境美了,人的心灵更美。在望城,许多村民家门口都有一块“邻里互助帮扶”木牌,这是帮扶结对的标识。“这里没有城里人‘猫眼看人’的毛病,邻里都是互帮互助,细伢子在外面玩耍,谁家里饭做好了,就去谁家蹭饭;大人有事,就将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夫妻吵架,邻居都会主动过来劝架调解。大家就像一家人。”银孔围村民朱大妈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如今的望城,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城更靓、生活更美好,“身在望城,不辨城乡”,一座“处处为景、步步皆画”的现代化公园式城区正渐行渐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云武 谢璐 资涵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