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实习生 周笑雨 通讯员 梁美芝
本报4月14日讯 今天,省高支队发布了一份围绕隧道行车安全展开的专题调研报告。报告以常吉高速为例,称60%的事故都发生在隧道前100米范围内。超速、不开灯、超车或成我省高速隧道车祸频出的三大推手。
进入隧道有30米视觉盲区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俊骅介绍,隧道外人眼的瞳孔相对较小,猛地进入黑暗环境,瞳孔突然放大。当刘先生以120km/h的车速进入隧道时,完成这个瞳孔变化的时间大概是1.2秒。由于瞳孔变化的速度太快,而人的生理上无法适应这么快的变化速度,所以会产生1-1.2秒的盲区。“按120km/h的车速来算,刘先生行驶30多米都处于什么都看不见的状态。”
常吉高速民警向胜用数据证实了隧道视觉盲区的存在,“自开通以来,常吉高速隧道内发生的一般程序事故中,60%的事故发生在刚入隧道口100米范围内。驾驶人对视觉盲区的忽视,导致了车祸的不期而至。”
进隧道不提前减速易侧翻
高支队交管科民警周正军表示,“视觉盲区客观存在,而驾驶人在进入隧道前不减速、不开灯,隧道内超车的陋习,则主观上导致了隧道视觉盲区的扩大。”
据悉,除了长湘高速隧道限速100km/h外,我省其余高速隧道限速均为80km/h。“调研发现,隧道内超速普遍存在,小车普遍在90km/h以上,有的大客车都跑到了120km/h。”
周正军说,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雨天发生的事故占我省隧道事故总数的1/3以上。“一旦车辆进入隧道前未提前减速,而因适应光线变化紧急制动,车辆很容易侧翻。”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实习生 周笑雨 通讯员 梁美芝
车祸连线
电动车撞大货
祖孙3人殒命
本报4月14日讯 昨日中午12时左右,常德市城区常德大道与紫缘路交会处,一辆6轮大货车与一辆电动车相撞,电动车上的3人被卷入货车轮下,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全部死亡。
“当时我正好开车经过,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后,就看见一辆大货车紧急刹住了车。”市民刘女士目睹了整个事发的经过,“当时双方的速度都较快,可能是大货车司机没有看到电动车,来不及避让。”
据刘女士描述,在撞上大货车后,电动车上的3人被甩出,直接卷入大货车下,被压在货车的第二、第三轮间不能动弹。电动车被撞坏后瘫倒在路边,马路上的数米血迹清晰可见。
据了解,遭遇事故的是一名50多岁的妇女和她8岁的孙女、5岁的孙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正在深圳打工,而其父亲去年也因车祸不幸离世。目前,常德交警部门已介入调查。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聂诗茼
提醒
应对视觉盲区
这样行走隧道
1、看标志。隧道前都有宽、高、车速限制的交通标志,警告标志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按照它的指示不会出问题。
2、开近光灯,既看清前车,也让后车看清自己的车。提前50-100米打开近光灯。开远光灯会使驾驶人视觉感受瞬间致盲,非常危险。
3、进出隧道口均要减速,鸣喇叭。进入隧道前200米就要开始减速。由于出口的光线刺眼,驾驶人很难立即看清楚前方路况,一旦出口有事故车辆停放,超速行驶易酿惨剧。
4、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车距。隧道越长,与前车车距也应相应拉大。
5、按线行驶不超车。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为薇
编辑:胡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