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年古城有了幸福新干线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章盛莉 编辑:杨洁 2014-04-29 08:50:57
时刻新闻
—分享—

  地铁来了,这个“五一”小长假,你可以下了高铁,坐上地铁,一路飞驰至河西岳麓山下,那种感觉,肯定前所未有的爽!

  从城西到城东,2号线一期工程地下穿越,连接了汽车西站、长沙火车站、长沙火车南站三大客运枢纽和溁湾镇、五一广场、芙蓉广场和袁家岭四大商业中心,为长沙市轨道交通东西向的核心线路,对应长沙市东西向客流需求最大、公交压力最大的交通走廊,实现了与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的无缝对接。

  22.262公里,沿途19个站,坐地铁39分钟轻松跑完全程。

  同样这段距离,在地面开车走走停停,差不多要花两个小时。

  “40多年前在北京坐过地铁,当时就梦想着家乡长沙也能通地铁,今天这个梦圆了!” 4月18日地铁试乘活动中,83岁的老人李绍祥在家门口坐上了地铁,无比激动和自豪。

  “以后上班真不用开车了,坐地铁、换乘公交,不怕堵车很方便,低碳环保,每月还能省下400块油钱,相当于涨工资了。”白领张赟乐开了花。

  “以前过河上班要一个多小时,现在20多分钟就能从金星路到单位了。”在长沙大道上班的陈素云准备退掉在单位附近租住的房子,搬回金星路的家。

  进入全新地铁时代,长沙人改变着出行方式,调整着生活节奏,出行的便捷正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是打造人民满意地铁、精品工程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凝聚的是规划、设计、施工等地铁建设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

  【规划】

  一张蓝图描绘456公里地铁线网

  地铁2号线的开通,意味着与地面最大的交通走廊五一大道相对应的地下公共交通终于畅通,地铁2号线穿越湘江和橘子洲,连接起汽车西站、京广铁路长沙火车站、长沙火车南站,让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实现对接,长沙人过河,可以坐地铁了!

  用长沙市规划局总工程师王慧芳的话说,长沙的轨道交通,从2000年开始动议,在2003版规划中划出一个大大的“十”字;到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最新版规划蓝图,到2020年,长沙已经规划7条地铁线,其中“横竖撇捺钩”5条线路已经批准建设,其中 1、2号线构成轨道交通金“十”字骨架,3、4号线与1、2号线形成“米”字形,5号线呈南北走向,成为一“钩”,如果这五条获批建设的骨干地铁线路全部建成,将大大改善长沙的交通状况,因为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根本出路。

  从规划动议到第一条地铁通车,长沙整整用了14年的时间!

  长沙“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立比较完整的轨道交通骨架,积极参与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和3+5城市群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改善长沙与株潭、与长三角、与珠三角和中西部的交通联系,着力形成区域性、国际性的航空枢纽、高铁枢纽和物流开放的城市交通格局。根据长沙市轨道交通发展纲要,长沙将全面建成城市地铁1、2号线,加快建设城市地铁3、4、5号线,基本形成完善的地铁交通骨架。现在,2号线已经顺利试运营,1、3号线都在加紧建设之中。

  根据长沙市新一轮总体规划,长沙城区规划范围内将形成千万级人口,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而交通发展目标是:“发展以地面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汽车为辅的多方位优势互补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市规划局局长冯意刚告诉记者,远期规划轨道交通线路7条,总长200-260公里;而远景规划了轨道交通线路12条,包括10条市区轨道及2条市域轨道,在市中心成网,向外成放射状,各个组团之间均有轨道交通可达,轨道交通网总长达456公里!

  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样的梦想呢?7条线的蓝图时间写的是2020年,而12条线的蓝图计划是2030年,也就是说,按照总体规划,到2020年,轨道交通将可以承担长沙人总出行量的15%;如果2030年的蓝图能够实现的话,长沙人到东南西北任何方向的组团去,都可以坐地铁。

  【设计】

  尽一切可能把方便留给乘客

  “我们将始终坚持设计决策过程虚心问计于民、拆迁过程和谐征收于民、施工过程尽量少扰于民、轨道运营过程优质服务于民的理念。”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旭峰一句话道出了打造人民满意地铁的决心和信心。

  不少细心的市民在地铁2号线建设过程中发现,地铁站在五一大道上特别密集,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站。彭旭峰介绍,在规划2号线站位方案时,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客流分析等多方面因素,长沙决定突破一般城市在中心城区设置地铁车站间距为1公里左右的惯例,在湘江中路至长沙火车站约4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6座车站,平均站间距约800米,最小站间距不到700米,大大提高了对核心城区市民出行的服务能力。

  4月19日,市民黄德新带着一家老小坐地铁到了橘子洲,“以前来橘子洲只有一趟公交车,打的又贵,现在地铁直通这里,真方便!”其实,在最初的方案中,橘子洲这一站差点被取消。因为在江中洲岛设地铁站尚无先例,专家在论证中出于施工安全与景区保护的考虑,反对在橘子洲设站。“橘子洲是长沙的‘客厅’,市民都爱去休闲,设地铁站可以为市民上洲提供极大的便利。”市轨道交通集团总工室负责人介绍,为了设这个站,设计团队收集了所有与湘江和橘子洲相关的资料,多次召开专题论证会,从行洪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向专家作出说明,前前后后历时一年多,最终获得专家的认可,这才有了今天可直达的橘子洲站。

  地铁2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一列车由6节车厢组成,每列车最大载客量近2000人。在最初的论证过程中,专家建议长沙地铁按照“小编组、高密度”的模式组织列车,每列车只需要4节编组,每列列车长度和载客量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二。但是考虑到2号线作为长沙最核心的骨干线路以及将来地铁成网后客流的快速增长,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市轨道交通集团和设计团队科学分析后认为列车的设置必须有前瞻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的发展,因此坚持使用6辆编组,经多方论证,最后获得专家通过。

  长沙地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绿色地铁”的概念和“比全国现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平均能耗降低20%”的目标,致力将2号线一期工程打造成全国首个“绿色地铁”样板工程。在供电系统中,设置了再生制动电能逆变装置,使未被吸收的能量得到重新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国内首创采用地源热泵作为车辆段综合楼的空调冷热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清洁能源”的利用;设置屏蔽门系统节约车站通风空调20%左右的用电,并可提高乘客乘车的安全性;在五一广场至锦泰广场段7个车站采用集中供冷方式,减少地面设置冷却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方便,长沙地铁进行了“地铁车站排污系统方案”的专题研究,在车站站台层设置卫生间,并采用先进的真空排污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臭气外溢,让市民更加安心舒适地乘坐地铁。2号线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高清视频制式,清晰度大为提高,反恐水平也得到提升,为后续的证据追溯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每节车辆的8个LCD显示器可同步播放地面视频直播及移动数字电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有智能化程度高、存储容量大、安全性好等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把最大的方便留给乘客,打造安全地铁、精品地铁、绿色地铁的理念贯穿长沙地铁2号线工程始终。

  【施工】

  重大安全质量事故“零”纪录

  地铁2号线横贯东西,在繁忙的市中心施工,既不能中断交通又要如期推进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2号线线路穿越湘江、浏阳河、五一大道、长沙火车站和密集的建筑物群,周边地质条件和环境复杂,尤其是溁湾镇、五一广场至芙蓉广场区间的岩溶发育区和长沙大道至沙湾公园区间的棚户区等重难点地段,都是对施工的巨大考验。为确保工程安全,市轨道交通集团和各参建单位对各个风险点逐一开展专项设计和专家论证,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对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最终使全线所有车站及区间隧道施工得以顺利推进并完工。

  “湘江一号”和“湘江二号”盾构机用了半年时间穿越湘江,创下长沙城建史上盾构穿江的第一次;全线两座最深车站橘子洲站和湘江中路站为抵御地下水的渗入,采取注浆加固、地下连续墙围护、防水保护膜、混凝土自防水等重重保护,确保“滴水不漏”;在芙蓉广场站至五一大道站区间的掘进中,盾构机遭遇非常坚硬的孤石,刀盘无法“啃”动,最终通过深入地下30米的弱爆破处理,扫清“拦路虎”;人民东路站解决了车站结构距最近的建筑物小于2米导致的围护桩成孔困难和车站结构防水难题;盾构机从京广铁路和火车站下方12米的深处安然穿过……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施工场景历历在目,每一个难题的攻克都是工程推进中的重大突破。地铁2号线这条巨龙,在星城的地下延伸,在4年零7个月的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的影响,确保质量与安全。”这是长沙地铁施工始终遵循的第一原则。五一大道上有五处地铁明挖施工路段,施工前,市轨道交通集团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对施工期间城区交通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严格按照“占一还一、先建后占”的原则进行施工交通组织,最大限度保障施工路段的通行能力。虽然工点密集,但五一大道在地铁施工期间一直保证双向通行。

  “为了把施工对五一广场的影响降到最低,交通疏解方案都准备了一年多。”曾经担任中铁十二局2号线五一广场站项目部副经理的谢铁军清楚地记得,五一广场站施工交通疏解方案经历了60多次修改与完善,通过修便道、微循环来疏导周边交通。“对施工来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封了路直接开挖,但是不能这么做,必须保证五一广场的交通。”把道路留给市民,施工机械和人员就只能在狭窄的空间内“闪转腾挪”,先做完一侧恢复路面后,再开挖另一侧,这种交替“倒边”施工也成为长沙地铁施工中最常用的方式。

  在地铁2号线橘子洲站,绿色施工理念在这里随处可见:这个“安静”的工地采用了新型环保的低噪音发电机和空压机;工地厨房的废气全部通过排污管道引入下水道;工地废泥浆外运采用封闭式罐车,绝不让一滴泥浆直接流入市政污水管道;为了工地内一株300年的古树正常生长,活动板房只修建一层……从工地旁经过的市民和游客纷纷感慨:这样的工地真的难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章盛莉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