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2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何峰 实习生 汤晓旭)作为长江水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松滋河有望疏浚建闸了。省水利厅5月10日在长沙组织的验收会上,洞庭湖区治理及松滋口建闸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研究基础资料详实,技术路线正确,总体结论合理,可作为四口河系综合整治前期工作的技术支撑。
受江湖关系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洞庭湖区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四口河系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水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同时,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为洞庭湖四口河系地区综合整治创造了条件。我省于2011年4月启动了洞庭湖区治理及松滋口建闸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并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领衔的课题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王浩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组成的顾问组指导下,历时近3年,采用现场调研、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在长江与洞庭湖江湖关系演变、洞庭湖区水安全形势分析、洞庭湖综合治理措施、松滋河疏浚建闸的作用与影响、松滋闸布置形式及运行调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研究成果表明,作为四口河系综合治理的核心工程,松滋河疏浚建闸一举两得:松滋口建闸,汛期实施澧水洪水与长江来水的错峰调度,可有效降低松澧地区洪峰水位,缓解当地防洪紧张形势;松滋河疏浚,可引江济湖,增加枯水期分流入湖水量,配以闸站改造、调水工程等,可解决四口河系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松滋河及部分圩垸的水环境质量。
据省水利厅厅长詹晓安介绍,松滋河疏浚建闸已纳入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洞庭湖综合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等,并已于今年2月启动前期工作。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