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1日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谢小飞 郑琦)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今天在长岭炼化公司通过验收并示范推广,结束了我国千万吨炼油工程完全依赖国外控制系统的历史。
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是重大工程运行的神经中枢,被视为装置系统安全运行的大脑和心脏。长期以来,我国石化重大工程的高端智能控制系统基本被国外垄断,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经济信息安全。长炼采用的进口大型控制系统不仅报价高,而且维护、升级都很麻烦,经常遭遇外国公司“卡脖子”。2011年,在中石化总部支持下,长炼与浙江中控联合在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中启动这一专项。2012年6月,长炼800万吨炼油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智能控制系统同步完成安装调试和开车运行,率先实现中国石化重大炼油工程智能控制系统国产化。
依托长岭炼化千万吨级炼油联合装置,该项目成功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关集成应用技术,建立全厂实时数据库,形成了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储运监管、视频监控及信息集成的统一自动化平台,炼油生产由传统的单装置分散管理变为多装置集约化管理,实现了全流程智能检测与控制。
长岭炼化该系统投用以来已连续安稳运行600多天,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岭炼化10套联合炼油装置依托该系统实施PID优化整定,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装置运行稳定率、产品质量冗余度更加良好,企业年增效1500万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