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鸿飞 朱章安 通讯员 肖振华
8年来,每逢大雨或持续降雨天气,耒阳市公平圩镇鲁碑村第2村民小组的33户村民就提心吊胆,经常彻夜难眠。因为他们担心,在睡梦中房子会被后面滑落的山体掩埋。
这33户村民的房子依山而建。山高大约不到200米,但从2006年以来,山体滑坡现象越来越频繁,成为搁在村民心坎上的一块心病。
最近,当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大走访工作组队员到现场察看情况时,10余名心焦的村民闻讯围了上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半山腰废弃的民房后墙已被滑落的泥石掩埋了约两三米深。村民告诉记者,此前墙体与山体至少有四五米的距离。
衡阳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傅中良在仔细察看过现场情况后解释,由于山体土质很疏松,雨水容易渗透到地下,同时山上植被大多数是南竹,南竹的根系较浅,不但固土功能很弱,而且在大风大雨中对动摇泥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这些年出现过多次因台风引起的强降雨事件,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让鲁碑村2组山体滑坡现象加剧。
更严重的是,2组村民集中所在地地势较低,四周均是山体,大雨天气中,仅有的一条水渠排水困难,现在正值雨季,山洪水在此形成内涝,“最严重的时候积水三四米深”。由此引发村民新的担忧,“即使搬家再建,房子又能建到哪里去呢?”他们最急盼的是,希望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能帮助解除积压多年的心腹之患。
望着村民们一张张焦虑的脸庞,衡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邹高帆一直紧锁着眉头,神情严肃。“人命关天,鲁碑村2组的山体滑坡情况确实已经危及到近百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衡阳市国土资源部门有责任给予帮助,使村民摆脱困境。”
邹高帆告诉记者,“衡阳市国土资源局特事特办,迅速把鲁碑村2组的情况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争取地质灾害整治专项资金,尽快着手解决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彻底解决问题,村民迁建和环境整治应该同时进行,一方面,村民选择离山体较远的地方重新建房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山体周围修建护墙,遏制滑坡发生。”衡阳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傅中良说,鉴于内涝的威胁,整治时会考虑整修排水渠,“拓宽、拉直、加高堤坝”。“通过这些措施,鲁碑村2组的问题基本能得到根治,到时候,群众将再也不会担心山体滑坡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鸿飞 朱章安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