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娴 通讯员 雷隆隆 刘立志
地质专家是怎样炼成的?201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地勘局首席工程师、409队总工程师曾志方,用23年的坚守和汗水来告诉你。
坚守大山,累计探矿价值达1000亿元以上
曾志方,1991年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湖南省地勘局,始终坚守在找矿一线,一干就是23年。
2002年至2008年,曾志方在南岭开展地质勘查,那里山势陡峭,野猪、毒蛇频繁出没。有时顾不上吃饭,就用饼干、野菜充饥;赶不回驻地休息,就在老乡家的牛棚凑合,或在野外搭个帐篷。在一次勘查途中,曾志方不小心被锋利的竹桩刺穿小腿,为避免感染,曾志方心一横,闭上眼睛自己把竹签拔了下来。现在他腿上还留有一块大大的疤痕。
20多年里,曾志方先后主持和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部级大、中型地勘项目10余项,承担各类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和科研项目30余项,发现中到大型和超大型矿产地8处;累计探获钨资源量30万余吨、铅锌20万余吨、铁锰资源量2亿多吨、锑3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达1000亿元以上。
带出勘探强队,公益性地质项目3年产值增8倍
2010年底,曾志方被任命为省地勘局409队总工程师。当时,409队技术力量薄弱,没有甲级资质,没有一台钻机,技术人员才十来个。曾志方没有退却,给自己定下3年目标:实现甲级资质零的突破,带出一支能承担大中型项目的队伍,公益性地质项目产值翻两番。缺人手,曾志方就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进行内部培训,搞好传帮带;没项目,他带领大家加班加点申报立项材料。
几年下来,409队承担并实施了一大批大中型地质勘查项目,甚至走出了国门。 曾志方每个项目都要在现场把关。3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三湘四水以及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地。
经过3年努力,409队获得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曾志方所负责的公益性地质项目,2013年产值是2010年的8倍多。
潜心钻研,自学不辍,获多个部省级找矿成果奖
因成果突出,曾志方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20多年里,他潜心钻研,自学不辍,获得国土资源部、省政府颁发的多个找矿成果奖项。祁东三德堂矿区项目曾久无进展,几乎下马。曾志方到了矿区后,白天采样,晚上分析,最终发现了湘中南地区第一个品位达数克吨的红土型金矿。在南岭九嶷山地区,他用4个月做了大量研究,最后在该区发现了新的矿化类型——岩体型锡矿。
多年忙于工作,常常在野外作业,曾志方和妻儿老小很少团聚。他说:“我不后悔,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