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乡和谐歌一曲——桂阳县统筹城乡发展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白培生 李秉钧 欧阳朝夕 夏太鹏 编辑:王娉娉 2014-06-18 11:51:28
时刻新闻
—分享—

  美丽的敖泉镇塘汪村 欧阳常海摄

  白培生 李秉钧 欧阳朝夕 夏太鹏

  初夏的舂陵江畔,百花争艳,群山拥翠。走进桂阳县正和镇西水村黎家洞新村,一排排统一风格的湘南特色民居,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公路,一畦畦生机盎然的农家菜园……让人油然心生感慨:在这般诗情画意的环境里生活,真好!

  村主任刘潭忠告诉我们,村里能有今天,是县里为群众着想、走群众路线、统筹城乡发展的结果。

  规划同兴1城乡发展一盘棋

  “统筹城乡发展,须从规划破题。要发挥优势,加快城镇化步伐,让农民朋友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在采访中,桂阳县委书记廖桂生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了该县决策层的良苦用心。

  东进西拓、南延北扩、东进优先……桂阳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蓝图:向东,将城区扩展到西水河,与郴州融城对接;向北,延伸到舂陵江畔,克服城市水资源瓶颈,实现“融郴达江”战略构想。强力推进郴资桂“两型”示范带和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建设,把桂阳建成郴州市域次中心城市。到2030年,建成一个规模40万人、4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

  “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指导规划布局,立足城乡一体化,将全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一科学规划!”为此,县规划部门迅速行动,组织乡镇相关人员座谈,明确技术人员,加强业务指导。县里还适时推进村民建房规范化管理,成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出台了试行办法、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规划,迅速渗透桂阳每一个角落。

  流峰镇“将镇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实施‘一绿岛两路口三主街四特色’”的发展规划一出台,便让人眼前一亮。

  莲塘镇为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在全县率先购买卫星航拍图,并聘请专业院校规划人员深人各个村实地测绘,确保了10个重点村

  “四图一书”和11个一般村“两图一书”。目前该镇21个行政村、151个自然村的规划图已全部完成。

  据了解,全县3118个自然村中,已有八成完成规划编制,其中莲塘镇、桥市乡、龙潭街道、正和镇等乡镇已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并全面启动了村民集中连片建房工作,示范点达63个。

  示范同引1农村旧貌换新颜

  太和镇位于桂阳南部,是全县有名的产煤大镇,镇里大部分人从事采煤、运输行业。久而久之,镇上的街道、房屋、商铺到处是黑煤渣尘,人们形象地说:“在街上吃个早餐的时间,就能把衣服熏黑!”

  如今,这样的现象已成历史。初夏时节造访太和镇,只见街道竖起了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临街的广告牌统一标准,街面上统一铺上了步道砖,俨然一个新型小镇。

  太和镇的变化得益于桂阳县实施的“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工程。

  从今年起,桂阳县决定将太和镇、流峰镇、敖泉镇、樟市镇、仁义镇、荷叶镇等6个乡镇列为示范镇建设,在沿S214线、S322线等

  主要交通干线,优先确定10个重点村、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把郴桂嘉公路沿线打造成为规范村民建房示范线。通过以点带面,全力提升农村形象,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把流峰镇打造成‘北半县’商贸物流中心,把太和镇、荷叶镇打造成矿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样板镇,把敖泉镇、仁义镇、樟市镇打造成烤烟产业发展示范镇!”桂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庹登军告诉我们,为发展特色镇、做大做强中心镇,县财政拿出引导资金,其中投人一类乡镇的建设引导资金达2000万元。

  过去,舂陵江镇长隆村二组村民的住房,与厕所、猪栏混杂在一起,居住条件差,村民颇有怨言。镇里将长隆村列为“示范点”,并聘请专家进行规划,得到村民一致拥护。目前,组里的公路通了,广场绿了,住房漂亮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就在农村住房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桂阳农村经济也在一个个实体经济的示范引领下,发生着喜人的嬗变!

  去年,桂阳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走农业与休闲、文化与旅游、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经济“更上一层楼”?

  经过调研,桂阳县把目光投向了庄园经济,并提出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

  总投资2.8亿元的神农蜂庄园项目来了,她将蜂疗与中西医相结合,发展蜂产品医疗、养生及休闲经济实体,并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吸纳成员45户。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奇秀山庄提质改造后,吸引了大批游客来休闲度假。周边20多户农民瞅准机会,种生态果蔬,办小型农家乐,人均创收达到1.5万元。

  桂阳县还积极引导望湖农庄、九竹园有机农庄、桥市农庄等庄园进行差异化发展,将各个庄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为农村经济注人了活力。目前,桂阳县各类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点发展到126家,共流转土地3.6万亩,从业人员1.86万人,带动农户1万余户。

  环境同治1农村卫生媲县城

  晚饭过后,桂阳黄沙坪街道大溪村的太阳能路灯逐渐亮了起来,村前广场上已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欢快地嬉戏,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还有人在悠闲地散步聊天……

  这样的场景,以前是城里的专利,如今在桂阳农村,已是司空见惯。大溪村村民骆宗石满意地说:“自从村里有了路灯,建起了休闲广场,我们也过上了城里的生活!”

  在正和镇火田村,我们发现村里的巷道干净整洁。“县城某些小区的卫生,也不一定有我们村好!”说这话时,村民邓梅花一脸骄傲。

  火田村人的“骄傲”是有底气的。就在去年的全市卫生村评比中,火田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在桂阳县,获得此荣誉的还有鹿峰街道新城村、龙潭街道城北村和梧桐村,全市仅8个村获评市级卫生村,桂阳就占了4个。

  去年以来,桂阳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净化、亮化、绿化、序化、美化“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通过抓规划布局,宣传发动,督查调度,机制建设等措施,100个重点行政村、35个“民生100工程”考核示范村焕然一新。

  据介绍,全县新建环卫机构26个,成立保洁队伍507支,建垃圾池5070座。新添置了可卸式垃圾清运车、封闭式垃圾箱、移动大容量垃圾桶、户用垃圾桶等大批环卫设施。

  与此同时,完成太阳能路灯安装1.26万余盏,全县主要交通干线、乡镇政府驻地、重点旅游景区及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大部分村庄实现亮化。栽植常绿乔木5.8万株、花灌木380万株,建公共绿地(小游园)164处2.4万平方米。

  桂阳县荷叶镇干塘村是个典范。近两年,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村里对所有渠道修葺一新,栽种桉树3万多棵,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购买了环卫车和36个垃圾斗,兴建了一个垃圾填埋场,还成立了环卫队……

  村民周瑞林老人感慨地说,垃圾搬走了、排水沟硬化了,日子也过得舒心了!

  统筹发展,步伐铿锵。一曲城乡和谐的时代强音,正在桂阳2973平方公里的大地奏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白培生 李秉钧 欧阳朝夕 夏太鹏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