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师院有个藏族班 同学们称老师海棠“阿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丹 编辑:王娉娉 2014-06-25 18:39:5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杨丹

  一年没有回家了,长沙师范学院藏族班的同学们对暑假有一种特别的企盼。过几天就要放假了,他们围着海棠“阿妈”,向她讨教暑假回到西藏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计划。

  被他们称作海棠“阿妈”的,就是长沙师范学院的蔡海棠副教授。

  2010年9月,长沙师范学院首届内地西藏班开班,80名青少年从青藏高原抵达长沙,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绝大部分藏族学生出现了“晕氧症”,学生们大都开始思念家乡。

  这时,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的蔡海棠,被学院党委遴选担任西藏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她用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慈爱,从心里关爱这群来自青藏高原的特殊学生,让他们在湘江之滨找到了家的感觉和母亲般的温暖。

  入校第一个月的军训,蔡老师不是军训教官,但她提前介入,每天穿梭于操场,了解藏族学生穿着迷彩服,顶着烈日迈着正步的军训生活,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家庭、信仰等第一手资料,在生活上、思想上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很快熟悉了校园环境和周边的公共设施,安心、舒心地投入学校生活。

  从2010年至今,长沙师范学院共招生四届239名西藏班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学习情况都装进蔡海棠的脑子。无论是功课学习,还是生活情感,学生们有什么困惑和心事都喜欢找蔡老师倾诉,希望得到蔡老师的解惑点拨。每年冬日,西藏大雪封山,学生们都在学校度寒假,每到这时,蔡海棠要么给他们补课,要么与他们谈心,或者陪他们看电影,唱歌,吃糍粑,喝奶茶。

  最热闹的要数藏历新年,学生们准备好糖果糕点、制作“切玛”,做年夜饭的面团,将教室和寝室装饰一新。每到这时,蔡老师都是与学生们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唱着藏族歌曲,一起跳着锅庄舞,兴致勃勃地参加藏历新年联欢晚会,大家开心极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有了众多像蔡海棠这样的老师的悉心浇灌,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学子们才能在湘江之滨茁壮成长。

  西藏班第一届毕业的77名学生中有一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共青团员,11人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11名同学光荣入党,24名学生继续深造。2011年11月,他们排演的歌舞《湘江河畔的格桑花》获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来自昌都的斯郞卓嘎入学时,在蔡海棠和班主任鼓励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来又参加了党校培训,被组织列为重点发展对象。蔡老师经常找她谈心,辅导学习党史,讲述解放军入藏历史,帮助她提高对党的认识。因品学兼优,日前,她终于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同学们收获了成长,“阿妈”则收获了爱与信任。

  藏族同学们对蔡海棠的称呼,先是老师,后是“阿妈”。

  尼珍原来是一个很羞涩的女孩,看到蔡老师和蔼可亲,她会常常主动跑到办公室与“阿妈”交谈,谈自己的家庭、爱好与理想,每次从西藏回来会带来许多酥油茶、奶渣、干牛肉,给“阿妈”尝尝鲜。而更多的学生为了感谢蔡老师的谆谆教导,给她献上洁白的哈达。蔡海棠说:“这些哈达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丹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