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兴马洲住着1500多名居民 工作人员摆渡上岛办公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罗茜 编辑:刘飞越 2014-07-01 11:58:28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前往兴马洲的渡轮上,流动服务站的熊琛(左二)耐心为身旁的村民周秀莲答疑解惑。 王志伟 摄

  本报讯(记者 胡益虎 实习生 罗茜)“现在能在家门口办好户籍变更手续,真方便!”长沙县南托街道兴马洲,居住着1500多名岛民,这里也是长沙最大的江心洲居民区。以前,居民得步行到岸边、坐轮渡、转摩的辗转几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街道办事,从上周起,每周一下午,南托街道将政务中心便民点搬到兴马洲,直接为居民排忧解难。昨日,正逢周一,记者全程见证了街道工作人员提着电脑和文件盒为居民办事的全过程。

  提着电脑摆渡上岛办公

  “集合,准时出发!”昨日,南托街道办公室,新成立的兴马洲便民服务站站长钟慧铃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已经是下午1时50分。来自党政综合办、国土所、派出所、民政办等九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抱着文件夹,提着电脑,驱车驶向兴马洲上的兴马村。沿着湘江大道往南,在沪昆高铁客运专线的跨洲大桥下的渡口,已经站着十来个等待摆渡的村民,40分钟一趟的渡轮正缓缓驶来。人和车刚搭上渡轮,在岛上生活了16年的周秀莲听说来了街道工作人员,立即咨询起她感兴趣的低保政策问题。

  刚下船,一行人乘车行驶在宽约3米的村道上,却在正要拐上一道斜坡时被卡在路口交叉处,几经折腾,他们总算赶在下午2点半之前到达服务站。

  1500多居民办事不用再过河

  1.8平方公里的江心岛兴马洲上,有着长沙县唯一的岛村——兴马村。346户人家,1500余人,全靠渡轮将他们和岛外的世界连在一起。早上,沿着村道走上20来分钟,抵达渡口,再耐心等半小时左右,搭上渡轮,到达对岸后再骑上电动车或自行车,花上十几分钟到达南托街道,这是不久前到街道办事的岛村村民必经的路程。

  兴马村村干部李海泉介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留下的多数是老人。以前能代办的事务村干部都会代办,但像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等还是要村民自己过河办理。就在一周前,村里的公共服务中心挂上了“南托街道驻兴马村流动便民服务站”的牌子,大学生村官挨家挨户敲开村民的家,将“办事指南”发到每户农户家中。服务站开通之后,村民们纷至沓来,“国土窗口特别火”,“咨询户籍问题的也较多”。

  拖了大半年的事三天解决

  昨日,记者看到,设在兴马村村部内的便民服务站里,10多平方米的办公点已经挤满了数十名村民。

  “真是辛苦了你们,方便了我们!”兴马村七组的李伟军充满感激。他告诉记者由于村上没有户籍系统,他想变更户主的想法一致拖着没有去办,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这事了。

  服务站的开通,也解决了80多岁的村民王淑元的“心头大患”。王淑元有个60多岁的儿子,身患残疾,而他的残疾证在去年10月份就遗失了,自己年纪大出门不方便,又不了解补办程序,事情就被耽搁下来。上周一民政窗口的雷浩接待了她,帮她了解补办程序,并帮她到县里媒体刊登挂失声明,仅用3天,就办理妥当。

  有村民担心地问:你们每周都会来吧?南托街道办副主任周玉沂告诉大家,“每周一下午2点半至5点半,我们将风雨无阻一直坚持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罗茜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