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华)社区实行错时服务、老年证实行就近办理、社会团体行政审批时效提速至7个工作日……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针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边学边改、立行立改,最大限度便民利民,获得好评。
举措一:周末办事有人接待
从今年开始,市民政局在全市24个社区的错时服务试点取得明显效果,明年将有望在全市推广。
据悉,目前长沙24个社区开展错时服务试点不尽相同,有的采取中午不休息、延迟下班,有的周末两天都有人值守,有的在周六或周日安排人接待居民。
“原来社区办公时间和上班一族的上班时间是重合的,给上班一族带来不便,现在通过开展错时服务,既可以在下班之后受理居民的相关事务,还可以让居民多享受下绿色网吧、图书馆等服务设施。”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丁文表示,“为此我们开展了错时服务试点,目的是更好地方便群众,下一步,我们将考虑社区的承受能力,尽力扩大错时服务的社区数量。”
举措二:动态管理低保信息
低保申领是市民比较关心的话题。市社会救助局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开始,市民政局将开发低保预警系统,将居民家庭收入核对系统与城乡低保管理系统对接,将核对系统即时获取的人社、公安、教育等20个部门的信息及时在城乡低保管理系统中自动预警,提醒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实现对低保家庭的动态管理。
“打个比方,只要低保户买了车或者买了房,我们可以实时掌握。”市社会救助局副局长徐百炼介绍,建立预警系统,将有效地化解错保、骗保行为的发生。此外,长沙市民政局还部署开展了城乡低保专项整治,逐乡镇、逐村开展重点核查,设立举报电话,确保举报在5个工作日内得到处理和答复。
举措三:老人办证更方便
“现在方便了,早几天我就在家门口办好了老年优待证。”家住岳麓区的孔爹爹连连夸如今服务越来越人性化。户口在天心区的他,原来办理老年证必须去天心区,从6月开始,针对“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多,长沙市民政局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只要凭长沙市居民身份证或居住证在就近的区县(市)都可以办理老年优待证。
此外,市民政局还对照征集意见,将社会团体行政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提速至7个工作日,民办非企业单位行政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提速至5个工作日(法定审批时限均为60个工作日),取消了社会团体分支机构行政审批项目;建筑物的命名、更名受理时限由20日提速至10日。
相关链接
长沙市民政局立行立改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城乡低保监管
1.开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实现与人社、住建、公安、教育等部门20类信息的实时数据交换,对低保家庭实行动态管理。
2.部署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对群众反映低保认证存在问题的地区,逐乡镇、逐村开展重点核查,严肃查处“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
3.设立城乡低保监督举报电话(0731—88665460),并确保相关举报在5个工作日内得到处理和回复;面向社会聘请低保监督员,引进第三方对低保工作进行监督。
二、切实加大惠民殡葬力度
1.调整“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助方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年内对符合政府补助条件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补助方式由居民事后向乡镇(街道)申领,变为在殡仪馆办理丧事时直接减免。
2.协调全市8家公墓单位推出全免费花丛葬、抛撒葬和低价位树葬、壁葬,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殡葬服务。
三、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
1.老年优待证实行就近办理。将原来的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办证,改为凭身份证在任何区县(市)办证窗口办理(外地老人凭长沙居住证也可就近办理),并实行即到即办即取。
2.取消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审批,社会团体可以自行决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为社会组织提供上门集中年检,并协调业务主管单位开展联合年检。
3.在全市24个社区开展错时服务试点,社区周末可受理居民的相关事务。
4.组织5家康复精神会所免费为精神障碍人士提供心理康复服务。
5.每年对养老机构中的养老护理员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欢迎广大市民对职能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监督电话:
中共长沙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88667730
长沙市民政局办公室,88665432
同时,欢迎登录“星辰在线”(changsha.cn)参与网络测评。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