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农商银行:改制不改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汤晓旭 编辑:王娉娉 2014-07-04 16:53:54
时刻新闻
—分享—

  宁乡县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支行。图为6月20日,该行农产品加工信贷中心在为群众办理贷款。 刘大可 摄

  本报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刘大可 实习生 汤晓旭

  18家银行机构扎堆宁乡,金融竞争程度可见一斑。盘点上半年,宁乡农商银行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存款余额达145.50亿元,同比增长23.67%,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38%;贷款余额达95.45亿元,同比增长25.81%,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34%。在银行机构不断涌入宁乡的情况下,宁乡农商银行市场份额却稳中有升,成为宁乡县域金融绝对的主力军。

  “由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不仅仅是化解了历史包袱,更重要的是转换了经营机制,激发了发展活力。”7月2日,宁乡农商银行董事长卢国军的一席话,道出了宁乡农商银行的成功秘诀。

  改制前的宁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宁乡联社”),为全省高风险县级联社。改制并非简单的摘“帽子”、换“牌子”,而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2010年起,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宁乡联社针对当时不良贷款高企的状况,组织专业队伍,成立多个集中清收组,打起一场不良资产清收仗。宁乡县委、县政府拿出价值2.83亿元的土地,置换宁乡联社不良资产,近3亿元的历史包袱由此得以化解。经过多方努力,宁乡联社共盘活不良贷款超过8亿元,不良贷款率降到监管标准以内,各项经营指标也达到改制标准。2011年11月30日,宁乡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完成了由农信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华丽转身。

  “我们改制不改志。改制只是手段,目的是转换经营机制、提升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卢国军说,改制后的宁乡农商银行轻装上阵,明确“服务农民、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特色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在全县建立67个营业网点,成为全县规模最大和唯一一家网点覆盖全部乡镇的商业银行。

  以“三优”做实“农民银行”。一是规模优先。2011年以来,农户贷款年均增速达38%以上,每年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二是服务优化。将一般农户信用贷款额度由过去的1至5万元增加到最高10万元,规模种养大户最高可发放信用贷款100万元。同时,扩大支行贷款审批权限,设立农户贷款专柜,一般农民贷款当日申请、当日审批、当日办结。三是利率优惠。凡农户贷款,利率均优惠10%。目前,宁乡农户信用评级面达100%,授信面达92%,需贷农户的用信率达100%。近3年,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105亿多元,现有存量贷款农户15.5万户,占全县各家金融机构有贷农户的96%。

  以“三专”厚“贷”小微企业。一是专列规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倾斜力度,最大限度将新增贷款规模用于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目前,该行已对全县工商登记在册的455家小微企业、1610家个体企业和773家规模种养大户进行评级授信,占全县总数的65%。3年来累放贷款80.85亿元,重点扶持园区企业150家,实现产值258亿元。二是专设支行。该行设立商贸、小微企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专业支行,引入包括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多方面的正向激励机制。三是专定风险容忍度。该行建立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差别问责制度,给予支持小微企业高于大中型企业1.5个百分点的不良贷款容忍度,激励信贷人员克服“惧贷”心理。截至6月末,宁乡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300户,余额39.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2%。

  以“两个分类”服务特色县域经济。2013年,宁乡县成为全省首批确定的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之一,并设立了专业担保基金。宁乡农商银行抓住机遇,一是分类逐户调查建档,掌握特色产业品牌和“板块化”情况;二是分类制定支持对策,适应特色产业个性化特点,从授信额度、期限、时间启动点、担保方式等方面配套细分行业。如茶叶生产基地、土地租赁业主需要贷款,以土地经营权、林权抵押或联保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对规模以上花猪养殖户,匹配了“信用贷款+担保+便民卡”组合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贷款需求。如农产品加工专业支行自2013年9月成立后,已向粮食、生猪、水果、茶叶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累放贷款11亿元,目前贷款余额达3.18亿元。

  ■意见摘要

  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村镇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

  ——摘自《中共湖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专家评说

  以改革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省社科院研究员 潘小刚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政府主导、服务“三农”、市场化运作、稳定县(市)级机构的基本原则,重点是“抓两头、带中间”,即:着力推动高风险机构和城区机构加快改革步伐,引导其他行社改造股权、做实资产,努力向农商银行准入标准靠拢。

  要通过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升服务“三农”水平。要紧密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构建职能职责明确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完善议事规则,形成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行程序,按岗位制定明确清晰的工作程序、内容、标准和方法,使经营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和绩效考评制度,实现绩效考核目标、程序、组织、方法和手段的标准化,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构建科学的发展模式,按照服务“三农” 要求,结合辖区内的经济状况,准确市场定位,开发和设计金融产品,改进营销方式,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相关链接

  我省稳步推进农信社产权改革

  2013年,我省有耒阳、吉首、华容、常宁、张家界、古丈、益阳、蓝山、凤凰、韶山10家农商行挂牌开业。截至2013年末,全省农商银行总数达28家,在全国排名靠前。目前,全省还有20余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启动了改革工作,双峰县、邵东县已获准筹建农商银行。郴州、邵阳城区农信社机构整合改革已正式启动,9家高风险机构迈出改革步伐,怀化城区机构和津市联社、株洲城郊联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系统资格股余额和比重进一步下降,73家县级行社取消资格股。

  柳德新 汤晓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汤晓旭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