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调头多绕2公里 交警拆了禁调牌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陈昂 编辑:胡弋 2014-07-04 08:55:24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3日,东塘大华宾馆门前的违章调头车辆。记者 陈昂 摄

  ■制图/王珏

  核心提示

  东塘大华宾馆门口禁止调头标志下,多台车辆频频调头,使得道路拥堵,司机们纷纷抱怨调头处太远、太费时。交警部门接到投诉后实地考察,7月3日,拆除了这一设置不合理的禁止调头标志。

  6月30日,有网友在长沙网发了一篇吐槽东塘大华宾馆门前“禁止调头”标牌成摆设的网帖,引发网民强烈关注。7月2日,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若按交通标牌的指示调头要多走近2公里、多花20分钟。随后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交警部门后,7月3日,长沙市雨花区交警大队通过实地调研,拆除了该禁止调头标志。

  网友:禁止调头标志成摆设

  6月30日,一则名为《“6.30”晚长沙东塘禁示牌下车辆鱼贯调头”》的网帖出现在长沙网论坛,作者网友“留级哥哥V”拍下大量车辆在此地违章调头的照片,并称这些违章调头的车辆对该地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经常引发小范围拥堵。

  7月2日上午11:00,记者在网友爆料地点进行了调查。该地点位于劳动西路东塘大华宾馆门口,靠近劳动西路与韶山北路路口,双黄线处设有分隔护栏。此路段为东西向双向六车道。

  护栏在大华宾馆门口前设有一处开口,方便东往西车道车辆左转进入大华宾馆,而同位置西往东车道上则设有十分显眼的“禁止调头”标识。

  不仅如此,在该开口往西10米处还有人行横道和红绿灯;东往西方向的东塘西公交站也在附近,不断有公交车停靠;往西300米处就是雅礼中学,每天有不少私家车进出路口,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流量也非常大。

  现场:20分钟21辆小车违章调头

  7月2日11:25至11:45的20分钟内,记者数了数,从西往东方向共有21辆小轿车在立有“禁止调头”指示牌的开口处调头。在车多路窄的三车道上,违章调头车辆往往占了一个半车道,正常行驶车辆只能减速避让,这让原本就较为拥挤的车道拥堵起来。

  “我知道这儿不能调头,但没办法。”一位违章调头的车主廖先生“诉苦”,允许调头的路口非常远,费时间也费油。他反映,有交警执勤就没有违章调头现象。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8名驾驶员,他们都表示,不是不想遵守交通规则,而是“被逼无奈”。在大华宾馆上班的周先生更是吐槽,“本来这边就堵,不在这边调头就只能去水利厅,早上得多花近半小时。”

  测算:按规定调头要开2公里左右

  记者了解到,该路段西往东方向单向禁止调头,不光在开口处禁止调头,而且在该方向的劳动西路与韶山北路路口处也不能调头。

  这一路段该如何调头呢?路面执勤交警给出了两条路线:一是沿着劳动路往东行驶到赤岗冲公交站附近的红绿灯处调头;第二条是往东行至劳动路与韶山路路口左拐,沿着韶山路走到东塘大厦附近调头。

  记者通过地图测算得知,这两条调头路线的里程数分别达到了1.8公里和2.1公里,如果算上早晚高峰等待时间,保守估计调头至少要20分钟。

  交警:接受群众建议,拆除标志

  随后,记者将市民意见反映给了交警部门。

  长沙市雨花区交警大队民警介绍,此处“禁止调头”标志于2013年设置,当时考虑到劳动路属主干道,早晚高峰期间东西双向的车流量非常大,为了保证双向最大限度、最快地通行,所以设置“禁止调头”标志。

  雨花区交警大队接到市民反映的情况后,通过实地调研,决定对劳动路大华宾馆路口进行交通优化。7月3日,拆除了这一禁止调头标志。民警说,拆除该“禁止调头”标志后,对东西双向车辆通行会有一定影响,交警会在高峰时段全力调派民警进行疏导。■记者 陈昂

  城建连线

  160年前神道碑

  现身长沙东郊

  碑主系清代湘军将领

  本报7月3日讯 近日,一块3米多长的石碑现身长沙市东郊。史学家考证此碑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块神道碑。碑文记载,该石碑是清朝高级武官王衍庆的神道碑。它的出现弥补了长沙地区湘军武官高级将领墓葬的空白。

  市民走访多年寻得

  在芙蓉区东湖街道有个传闻:附近有块清朝将领的神道碑,在文革期间被人破坏,碑身碑座分离。因碑座形似乌龟,被称作“乌龟碑”,同时被赋予长寿的含义。

  街道居民黄太天为找到石碑,多年频频走访,寻找线索。最后,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在沙漠村九组的乡村小路上发现丢失了几十年的碑身。原来消失几十年的石碑因“破四旧”被破坏,遗弃在河道上用于堵水治水。

  碑主系清代高级武官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看到,这块神道碑高约3米,宽0.8米,碑中可辨文字有20个,上书“诰封——诰授建威将军江南苏松总镇王梦虎公神道”。

  经长沙史学家陈先枢和《南方都市报》主编谭伯牛查询史料,碑文中所指王梦虎公即光绪二十年总兵王衍庆,湖南湘阴人,字梦虎,因立有军功,后受朝廷嘉奖,立此碑。王衍庆跟随湘军征战几十余年,自普通小兵做到武官最高官职提督仅用了12年。他先后转战东南、华北与西北,跟随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将修缮保护作为景点

  村民口中的“乌龟碑”,其实是神兽赑屃(bixi),这种龟驮石碑是帝位和国家政权的象征。长沙史学家陈先枢介绍,王衍庆墓穴外的这块碑,是朝廷对血染沙场将士的一种褒奖。也是160年前光绪年间,湘军在湖南大地上英勇奋战的历史见证。虽然王衍庆的墓葬已经被破坏,但是仍不能排除会在附近发现墓葬随葬品。

  历经百余年腥风血雨的石碑该如何保护?东湖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介绍,碑座和碑身将会修缮合体,把神道碑立于东沙井西侧,将来打造成浏阳河风光带一大特色景点并加以保护。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陈昂

编辑:胡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