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雨花区在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考评中综合排名第一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刘飞越 2014-07-13 08:49:2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记者 李卓)全省唯一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城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万元,连续6年以八成新增财力保障民生,平安建设实现100%覆盖——“小康”的生活理想正逐渐变成百万雨花区居民的理想生活。记者近日从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3年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考评结果揭晓,雨花区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与生态文明等五大类22项测评中综合排名第一。

  从考核结果看,雨花区201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在湖南一类县(市、区)实现程度为90.96,综合排名第一,其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单项得分均排在全省首位。“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时创建而是一贯做法,更不是简单的数据,而是全面升华。”正如雨花区委书记邱继兴所说,今年以来,该区坚持区域一体化、产业高端化、民生幸福化、管理法治化和城市品质化“五化”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类标准不谋而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数据的背后,是居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和切身感受。雨花区连续6年坚持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业投入。2013年雨花区民生支出达35.09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近八成,全年新建廉租住房1134套,424套公租房主体竣工。今年上半年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四费”支出压缩比例达到50%。同时,全区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均得到重点保障,占上半年预算总支出的77.8%。

  “我们班大半同学和我一样,都是外地的。”来自益阳的邬尚妤小朋友父母在高桥打工,是个典型的外来娃,却顺利就近入读名校砂子塘新城新世界小学。这只是雨花区平均每年新增3000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一个寻常事例。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平衡与否,决定着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雨花区领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从外城简单的拓展转向区域一体化的同步发展,让本地居民与外来居民享受均等化民生福利。仅以教育为例,去年一年,该区新增学位7020个,有效缓解学生总数占全市1/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数占全市1/3的难题,让本地娃和外来娃共享雨花教育红利。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