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军旗,在心中永远飘扬——转退军人创业的故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剑平 戴勤 编辑:王娉娉 2014-08-01 14:4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军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军人决战岂止在战场?当脱下军装,投身经济建设,他们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优秀品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带领群众致富。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八一”节来临,本报特报道几位转业、退伍军人创业的故事,以飨读者。

  “有了当兵的经历,人生更出彩”

  本报记者 蒋剑平 戴勤

  7月27日,洞口县最大的家电卖场、通程电器在省内唯一县级加盟店——洞口帝豪店开业。这是湖南帝豪实业集团在商场攻占的一个新高地。“八一”建军节临近,当晚,帝豪实业集团董事长匡庆平邀请为商场开业帮忙的战友和在集团工作的几位转业、退伍军人一起聚会,这是匡庆平雷打不动的习惯。匡庆平感慨地说:“退伍30年,我始终不忘自己曾是个军人。我坚信,有了当兵的经历,人生更出彩。”

  匡庆平,洞口商界佼佼者,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曾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

  敢为人先

  1980年底,17岁的农家子弟匡庆平穿上了从小向往的军装。1983年底,匡庆平退伍回来,被安排到当时洞口县最吃香的单位——县电影公司上班。1995年7月,匡庆平辞职下海,东凑西借筹资,办起了县城首家上档次的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帝豪娱乐城”,生意红火。

  匡庆平不满足现状,在洞口商场以“敢为人先、敢闯敢干”著称,常有惊人之举。2000年,已小有成就的匡庆平修建了洞口县第一家装有电梯的宾馆——“帝豪宾馆”。2009年,他又进军房地产市场,建成了洞口首家一站式家居建材大市场——雪峰建材城。并到隆回县,开发了“帝豪澄湾”项目。

  后来,匡庆平果断转型,进军农业和旅游项目,建设优质蔬菜水果基地及工贸一体化项目、雪峰蜜橘产业观光园等。目前,其帝豪实业集团拥有10余个子公司和项目,资产和纳税额居洞口民营企业前列。

  厚道立身

  军人出身的匡庆平,以“厚道立身,诚信营商”为本。他说:“部队生活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做事敢为,不信邪、不服输;做人硬扎,不搞歪门邪道。”

  2004年6月高考时,县城一下涌进好几千师生,饭店、招待所住客爆满。县五中老师抱着试试的心理来到帝豪宾馆,匡庆平满口应允,且师生食宿费用按半价收取。

  2008年初发生特大冰灾,雪峰山一带公路封闭,很多乘客涌进洞口县城,一些酒店趁机大幅涨价,但匡庆平的帝豪宾馆没涨一分钱。

  匡庆平把肩负社会责任、创造社会效益作为企业重要发展目标,帝豪实业集团在洞口县民营企业中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成立党支部,第一个实行7小时工作制、法定节假日补助制,第一个成立工会组织,第一个建立员工医疗保险制度……

  近年来,公司还先后为救灾赈灾、扶贫帮困等公益事业捐款1000多万元。

  军人情结

  尽管退伍多年,但匡庆平有着浓浓的军人情结,对走出军营的战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企业发展了,他尽可能多录用转退军人。300多人的公司中,转退军人有50来人。

  匡庆平还给公司转退军人一项特殊待遇,即“军人津贴”,每人每月100元。

  同时,匡庆平大力支持转退军人创业。2008年,时任公司人事主管的退伍军人向勇辞职到广东东莞办厂,资金周转不过来时,匡庆平一次借给他20万元。

  为支持公司员工创业,匡庆平还拿出近100万元,用于员工培训,有的送到了北大、清华学习。有20多人在帝豪成长起来后,去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开辟了新事业。

  屡败屡战“铁汉雷”
  
  本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张海霞
  
  自主创业7年,拥有3家公司,近5年纳税超过600万元。别人眼里,长沙庭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宏林春风得意,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第一份工作是当保险业务员,这是一次脱胎换骨。人家不管你的光荣史,只问你年纪大又没有经验,能干什么?”雷宏林说,他当了20多年雷达兵,2006年转业后到广东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被要求站在公司门口迎宾,还要上培训课,但他顾不得脸面,如饥似渴学习。连续5个月,他都是钻石业务员。
  
  一年后,雷宏林回到家乡湖南,在长沙创办了首家公司,叫庭安,主要做家庭安防报警系统。他说:“过去当兵卫国,现在办公司保家。”
  
  可雷宏林不懂经营,东拼西凑的几十万元很快花光,股东纷纷撤资。
  
  卖竹炭,搞道路监控……为了救公司,雷宏林什么都做。好不容易,电子狗生意做得还不错,偏偏这批产品出了问题,投诉电话汹涌而来,债主踏破门槛……
  
  重整旗鼓,雷宏林做公交车车载监控。“设备和安装相对简单,我一个人做好,全公司不饿。”整整半年,雷宏林每晚9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去安装车载系统,上午9点又出门跑业务,终于拿下长沙市场90%的份额。
  
  雷宏林乘胜追击,一口气办了好几家公司。高歌猛进时,剧情突然逆转。新合伙人掏空了庭安,抢走了市场资源,解散了其团队。
  
  “痛苦得想跳楼。”站在楼顶,雷宏林绝望极了。但自暴自弃不是中国军人的性格。在长沙市天心区人社局支持下,雷宏林招募人才,与国防科大合作,开发新的优质产品,重新开拓市场。
  
  雷宏林还创办湖南春之语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联合贫困地区1.5万户农户,订单式收购优质生态农产品,直供城市居民。
  
  风雨之后见彩虹。“春之语今年4月开始营业,到年底合作农户收入可以翻一番。”雷宏林想扩大业务,启动退伍军人招募计划,准备招募五六个投资人和五六百名业务员。
  
  “我也当过雷达兵,我是冲着雷总来公司的。”春之语公司员工、90后小伙杨龙说。

[NextPage]

  “团长”回村另辟战场
  
  本报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阳新
  
  他是一名正团职军官,在转业时却选择了自主创业;10年艰苦创业,小有成就时,他却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掏出自己一生积蓄,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带领村民致富。
  
  他,就是衡南县相市乡虎塘村支书倪永健。
  
  7月26日,记者慕名来到虎塘村,一到村口,迎面碰到村民杨华英,她热情邀请记者去她家看看。杨华英家住两层小洋房,宽敞、舒适,乡村公路直通到家。更开心的是,去年家里通了自来水。“村民能喝上自来水,都是托倪支书的福。”杨华英感激地说。
  
  倪永健18岁投身军旅,在最艰苦的青藏兵站当运输兵。后来入党、提干,最后从师军械处处长岗位转业,到青海西宁办过物业公司等,略有积蓄。2012年春节,倪永健回家探亲,看到家乡还较落后,决定回村工作。
  
  倪永健回村,被选为村支书。他先拿出28万元,在村里修水库、建水塔,让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随后,又用自己的积蓄,为村里建村部、篮球场,硬化村道,更换变压器……
  
  改善基础设施,只是倪永健改造家乡的第一步,如何让乡亲们共同致富,是他考虑的主要问题。他结合自己在西藏、青海的经历,看中藏香猪的养殖潜力,投资180万元,在村里建起现代化养殖场。
  
  “目前在上海、青岛等地,藏香猪俏销,低的可卖到70余元一公斤,在高端酒店可卖到100元左右一公斤。”倪永健喜滋滋地说。
  
  山脚下搞养殖,山上则发展种植业。倪永健看中油茶挂果时间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将虎塘村100多亩荒山种上油茶树,还种了一些冬枣树,目前种植规模还在逐步扩大。
  
  “我花了400多万元,基本上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倪永健说,下一步种油茶林、绿化荒山,将采取抵押贷款方式进行。
  
  从“团长”到村支书,职务变了,“战场”变了,但倪永健为国为民奉献的情怀始终如一。他盘算,还要在村里建敬老院、小学、超市,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坦克兵“高山跑猪”
  
  60元1公斤,蛮俏

  
  李礼壹 杨军 罗中华
  
  “你这周能给我们发点猪肉过来吗?”7月29日,记者来到桃江县松木塘镇八一农场,在农场董事长王志强的微信中,看到的尽是好友向他要货的信息。
  
  今年32岁的王志强曾是沈阳军区一名坦克兵。他每天用微信,直播他在海拔700米的山上,赶着猪在山上奔跑、觅食、嬉戏的过程,原生态喂养的“高山跑猪”惹人喜爱。
  
  “我的猪肉卖60元一公斤,但别人就是要。”王志强说,别人养的猪5个多月就出栏,而他养的猪养9个月才出栏。客户80%是微信好友,大部分在广东。他还用绞股蓝喂土鸡,鸡蛋2元钱一个,要货也需预订。
  
  “高山跑猪”和土鸡,只是王志强的副业,其主业是开发3500亩荒山,他为此已投入100多万元。
  
  2003年退伍后,王志强在广州一家物流企业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8000元一个月,上下班都有车接送。”但王志强说,“打工赚钱是一时的事,干自己的事业才是一辈子的事。”在父亲支持下,2009年,他放弃高薪返回家乡,承包荒山开办了八一农场。
  
  创业艰难。修路、垦荒、挑担,日晒雨淋,可种下的林木短期内难出效益,于是王志强发挥山林优势,养殖“高山跑猪”和土鸡。由于不懂技术,第一年他亏了30万元。但他没有退缩,咬牙挺了过来。
  
  4年多拼搏和付出终于有了收获。目前,八一农场除养猪、养鸡外,已栽种油茶、杉木、樟树等树木14万株,扮绿荒山1000余亩。“就算每株杉木20年后卖100元,平均下来,12万株杉树一年就可收入60万元。”王志强对前景信心满满。
  
  带富乡亲,一直是王志强的梦想。他联合当地村民,组建了桃江上半山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共同致富之路。去年,他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杰出人物”。

  三十七年富民路
  
  本报记者 尹超 通讯员 易善任 黎治国
  
  7月28日,沐浴在艳阳里的桑植县澧源镇燕窝村,美丽如画。
  
  一大早,记者前往该村,去听一堂特别的“产业培训课”。
  
  “邹书记到黄岭垭讲油茶课,快走!”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往山上小跑,记者一路跟随。
  
  “油茶6至7月生长快,要注意打药和施肥……”燕窝村黄岭垭油茶基地里,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年男子一边讲解,一边做施肥、剪枝示范,近100名村民将他围在中间,认真听课。
  
  讲课的老人,是村里71岁的全国优秀退伍军人、省劳模邹敬善。为向“八一”建军节献礼,他特地办了这次油茶种植技术培训。
  
  “他是全村致富带头人。”村支书邹启恒介绍,邹敬善1971年退伍,1978年起担任村支书到今年5月。近37年来,在他带领下,燕窝村成了张家界市生态农业小康示范村。
  
  上世纪90年代初,邹敬善走市场、学技术、跑资金,花了整整一年,最后看准椪柑产业。他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全村种植椪柑1400亩。椪柑进入盛产期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燕窝村成了富裕村。
  
  周边乡镇跟风种椪柑,邹敬善看到了“危机”。从2005年起,他自掏腰包,带领村民到浏阳等地考察,发现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2011年,邹敬善将自家9亩椪柑树挖掉,种上油茶。对于村里的贫困户,从种苗到技术到管理,他无偿帮扶。他还定期对村民进行油茶种植技术培训,手把手教。目前,全村已发展油茶1020亩,成立了燕窝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跟着邹老干,没错。”村里退伍军人陈功信拉着记者去看他的油茶园,“10亩油茶,明年纯收入将达4万余元。”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只要能动,就要把村里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过上幸福日子。”邹敬善坚定地说。

  照着古书做黑茶 “一斤八十枚”
  
  本报记者 贺威 通讯员 邹益斌
  
  7月底,高温炙烤下,新化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内,一群亭台楼阁式的厂房已完成主体施工,工人们正在做内部装修。大门口一个硕大石雕茶饼格外醒目,上有“渠江薄片”4个大字。这里,就是退伍军人高德益白手起家创办的渠江薄片茶叶有限公司。
  
  新化有上千年种茶传统。渠江薄片,史上也早有记载。五代十国时毛锡文所著《茶谱》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1969年入伍的高德益,1974年参加过保卫海疆的战斗、荣立三等功,1979年退役回到新化茶场当会计。2005年,他决定自己创业,邀请几个同道人,包下海拔1000多米的新化天子山一个200亩的茶场,生产自己的品牌茶。
  
  在翻阅大量资料后,高德益尝试做黑茶。如何创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这才是突破口。”高德益说,“传统黑茶饼,个大不方便携带,泡茶时掰碎也麻烦,老祖宗说‘一斤八十枚’,那我何不做成小茶饼,一次泡一个?”
  
  高德益在天子山包下茶场后,坚持生产有机茶,手把手教4个茶工料理茶场,除草全由人工完成。去年大旱,高德益想出了高培土的方法,既减少水分蒸发,又保持肥力。一个月滴雨未落,茶场却没死一棵茶树。
  
  在新化圳上镇和西河镇,高德益还有两处共1000亩签约供茶的茶场。他免费提供茶树苗和技术,茶场吸纳两位残疾人和一批留守妇女就业,每亩每年可获利1万多元。
  
  高德益告诉记者,打仗立功,退伍创业,争的就是一口硬气。过硬的品质,让“渠江薄片”摘得第五届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今年,高德益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00万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剑平 戴勤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