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3日讯(记者 刘勇)早稻托市收购正酣,记者连日走访湘北、湘南收储现场发现,专门的粮食经纪人取代种粮散户,成为送粮队伍主体。
跟过去的“粮贩子”靠赚取买卖差价而获利不同的是,这些送粮到定点收储点代售的经纪人,靠收取代售服务费而获利。
沅江市南咀镇的李国祥,从7月28日全省启动早稻托市收购政策开始,就天天守在当地的定点收储点排队代售。他告诉记者,他们有专人在收储点周边乡镇收集售粮散户信息,汇总协调后再组织车辆统一送往收储点。粮食卖到收储点后,李国祥按实把售粮款全部交给售粮农户,农户只需向李国祥交运输费用,以及每50公斤0.5元的代售服务费。半个多月来,他们平均每天代散户售粮200多吨,收入不菲。不过李国祥坦言,他从每天早上7时到晚上22时都在收储点忙上忙下,全身“汗沾灰”,他的同伴收集信息也晒得“黑乎乎”,赚的都是“辛苦钱”。
经纪人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种粮散户。记者了解到,国家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是“到库价”,但许多散户缺乏劳力装卸粮食,缺乏车辆运输,有的也不愿意为卖一点点粮食耗上一天时间,都乐于把粮食交给经纪人代售。
许多收储点一线工作人员反映,经纪人代售粮食一般都先对质量把了关,他们对国家的收储要求很清楚,一般不会把不符合收储要求的粮食送来,以免白白浪费自己的赚钱时间,因而他们送粮入库速度相对较快。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