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区创新破解稳定难题 共筑和谐城区(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刘飞越 2014-09-22 09:39:34
时刻新闻
—分享—

  芙蓉区荷花园街道,装备整齐的巡逻应急处突队成为守护家园的坚强屏障。

  只要点击电子屏幕,就可查看到任何一处摄像头的实时监控画面。如今,这样的监控系统已进驻芙蓉区辖内街道,密布的天网为居民平安日夜护航。均为陈飞 摄

  记者 胡媛媛  

  这是一条最纵深的防线,连着城市和乡村;这是一项覆盖面最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与万户;这更是一道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永恒主题:千百年来,安定生活、平安幸福,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期许。

  对在上海工作的长沙人曾明来说,行走家乡街头感受清爽扑面而来,这就是幸福;对在芙蓉老巷中生活了70年的曹青春来说,邻里相亲、街坊相睦,这就是幸福;对初到长沙的外来工谢德来说,佩上红袖章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呵护着家园平安,这就是幸福。

  当平安建设已成为民生幸福的载体,当社会和谐成为民意诉求的合音,正在“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中跨越赶超的芙蓉区,以一次次创新性解题,寻找到以发展促进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共建实现和谐的“平安方程式”。

  A 密织防控网呵护家园平安

  “若不是应急处突队队员们及时出现,这场火灾还不知会造成怎样的后果!”7月23日下午6时,位于东方新城小区的一处楼栋顶层突然起火,瞬时火势凶猛,正在沿街巡逻的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应急处突队队员闻讯赶到后,或操起灭火器直冲火场,或传递水源进行接应,大火很快被扑灭,群众财产损失被最大幅度降低。

  整齐规范的着装、装备齐全的巡逻摩托车,呵护家园日夜开行,居民有事招手即停……如今在荷花园街道,这样的一支巡逻应急处突队不仅全市首创,更成为街头一道靓丽风景,百姓点赞的平安守护者。

  巡逻应急处突队今年6月成立,由1名民警和10名辅警组成,佩戴“红袖章”、驾驶巡逻摩托车的他们,每天要对街道的7个社区进行两次常规巡逻,处理突发事件、帮解居民难事。街巷里,路见不平紧急出手;校园边,孩子安全细心呵护,应急处突队成立才3个月,对不法分子就已起到强大震慑作用,今年7月至8月,荷花园地区街面可防性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50%。

  建立严密的群防群控网,整合专职民警带队巡逻、民间力量义务巡逻、街坊邻里守望自治等方式,实现防控力量在城区主干道、街巷、社区、单位内全覆盖,这正是芙蓉区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上的一大创新:当前,不仅每天有公安民警在全区主干道巡逻防控,每个社区(村)还配置了3至5个巡逻小组,并在辖区门店商铺、居民楼栋间设立邻里守望防控点,热心居民、社区党员、五老人员、小区保安等佩戴红袖章,行走背街小巷、紧盯治安死角,上万名“红袖章”组成的群防群控网,让违法犯罪分子陷入民众的“汪洋大海”中。

  何为邻里守望点?芙蓉区居民会这样告诉你:这里是自治互防的先锋站,也是民意传递的首发站,更是情感交流的加油站。“有事就来坐一坐,没事也来聊一聊!”如今在芙蓉区诸多社区,佩戴红袖章的志愿者每天都会出现在楼栋间的邻里守望点,“看到有人行色可疑,他们第一个上前去盘问;街坊有了纠纷麻纱,上门调解也少不了他们。”居民们说,小小红袖章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

  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管理到满足多元需求,芙蓉区以一系列立体防控与创新服务,涤荡家园脏乱,让城区新风激荡。

  B 创新调解化解百姓心结

  将心比心,这句话耳熟能详,现实中却不是人人处处都能做到。很多时候,甚至还会因为缺乏沟通筑起心墙,因一时意气有了心结。

  社会的和谐稳定,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深知这一道理的芙蓉区,为传统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注入最鲜活的社会调解力量,今年组建起由律师、心理咨询师以及五老人员等组成的“心理咨询团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正义扶弱、以法维权的同时,更以入情入理的开导打开百姓心结、敞亮百姓心灵。

  当辛辛苦苦的血汗钱终于拿到了手,一群来自河南正阳县的农民工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芙蓉调解,好样的!”这群农民工今年初跟随一名包工头来到长沙一处工地打工,务工结束后却没有领取到工钱。了解后才发现,建筑公司早已支付了工程款,包工头却因资金周转不够,未将薪金进行发放。

  想到大半年的辛劳可能会打水漂,21名农民工情绪激动起来。定王台司法所迅速启动重大疑难纠纷化解机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调解力量各显其能:专职律师迅速厘清纠纷三方的法律关系,并向当事人说明各自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心理咨询师负责对三方进行心理疏导,找出纠纷化解的症结点,特别是对农民工进行心理情绪稳定,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人民调解员则迅速组织调解谈判。经过连续4天的努力,问题终于获得解决,领到薪金的农民工绽放笑容。

  “很多事情,群众圈子里的人来说来做,效果就是不一样!”如何让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消除在基层?如今,更多的五老人员、心理专业咨询人员进驻芙蓉区社区,让诸多心结一笑开解。在西湖社区,金老师咨询室早已成为居民们的“烦恼释放站”,心理咨询师金利君柔情的话语如春风化雨,6年来不知帮多少孩子消除了青春期烦恼,助多少空巢老人勇敢走出家门,让多少互生罅隙的街坊握手言和。在定王台街道,五老人员担任主力军的“说句公道话”评理帮帮团每月准时开策,谁家最近老是吵架,哪层的邻居有了矛盾,大家一合计,解决方案就出来了。

  在恳谈对话中化解纠纷、在直抒胸臆里释解顾虑、在温情服务中开解矛盾,当一个个系紧的心结,等来了一位位解结人,越来越多的心手相牵,正成为芙蓉土地上最动情的风景。

  C “法律服务夜市”家门口解难题  

  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民众合力,而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需要新的路径与方法。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的号角也激发着星城大地跨越赶超的热潮,如何让平安建设成为广大干部解难题、居民获实惠的生动考场?一辆辆服务基层群众的政法服务直通车在芙蓉区畅快运行,不断创新民意诉求新渠道,不断提升服务动力新引擎,温情快车直达百姓心窝。

  “生意合伙人和我有了矛盾,怎样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仲夏之夜,滨水绽放的浏阳河西岸风光带凉风习习,由芙蓉区法院组织资深法官、法律工作者摆台设点的“法律服务夜市”,让来此纳凉的市民在摇扇慢聊中,将烦心事一一开解。经营纠纷、家庭矛盾、人际困惑,法律工作者耐心倾听着居民诉求,深入浅出为其分析梳理矛盾的症结所在,告知解决的途径与办法,更逐一送上普法宣传手册。

  感受舒心的不仅仅是滨河纳凉的市民,如今,芙蓉区法院的“法律服务夜市”还走进街头广场、社区街巷,现场释疑解惑,当场指点迷津,让更多居民心中有法。

  如何让居民的法律需求畅快传递?区检察院在全区13个街道设置检察联络室,并聘请社区综治专干担任兼职联络员,通过检察人员的定期巡访,越来越多的涉法涉诉基层矛盾被及时化解;怎样让城区城郊共享平安?芙蓉公安分局创新推出网格化巡逻,车巡+步巡日夜守护百姓家园;如何让刚性的法律法规也拥有人文关爱的温度?区司法局联合劳动、民政等部门一起,为困难弱势群众开设专门的法援窗口,对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应援尽援”,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更加普照。

  将市民愿景作为行动的动因,只有市民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芙蓉区25个社区成为了零发案社区,公众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从机制到形式、从内容到标准,勇于创新的实践,贯穿于该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建设的始终,平安芙蓉,正让更多幸福变得可触可感。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