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莉
【故事】
“新修的集镇公路这个月底就要通车了,困扰碧涌镇40多年的交通堵塞难题终于得以解决!”
10月3日上午,记者致电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党委书记龙克文,电话中传来喜悦的声音。
芷江通往贵州省天柱县的省道途经碧涌镇。长期以来,每逢当地赶集之日,这一路段就会交通拥堵,成了困扰当地百姓和过往车辆的一大难题。当地政府一直想解决这一难题,却缺乏资金难以启动。
碧涌镇地处芷江县西南部,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乡镇。由于历史原因,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年前,龙克文担任碧涌镇党委书记,下决心改善当地饮水、照明、水利、道路、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
2012年,碧涌镇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龙克文抓住这一契机,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把集镇公路改道项目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3年,项目正式启动。县政府通过多方整合,投入1千万元建设资金,碧涌镇政府则负责征地拆迁工作。4.7公里长、6米宽的集镇公路改道修建,需要征地130多亩,其中涉及3栋房屋拆迁。其中一户杨姓人家的房屋拆迁,就遇到了难题。
原来,这户村民表示,并非不同意拆迁,但按照侗族风俗,自家年内不能动土,否则会有灾难,希望等过了年再搬迁。
为了做通这户人家的工作,龙克文和工作人员上门不下十次。目前,道路硬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栋房屋仍矗立在路中间,占据了一半的路面。
龙克文告诉记者,他们仍然在积极地和户主进行沟通。他叮嘱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传统,只能说服,不能霸蛮。”
【心声】
“少数民族的老百姓纯朴、憨厚,也很直爽,和他们打交道,只要带着感情,用心去交流,工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作为民族地区的干部,带领当地老百姓改变落后面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链接】
路通了,用电稳定了,山塘水库加固了,危房改造到位了……龙克文就任镇党委书记以来,碧涌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碧涌镇所有通村公路、农网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几十座山塘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饮水工程、清洁工程也纷纷上马。
龙克文还力排众议,聘请市建筑设计院完成碧涌镇规划修编,特别是引进某房地产公司投入6000余万元进行集镇开发项目,为碧涌镇的发展规划了一张美丽的蓝图。
如何发展经济,丢掉贫困乡镇的帽子也一直是龙克文念念不忘的。大量走访调查后,他制定了做实“山地经济”,做活“边贸文章”的发展之路。目前,碧涌镇成立了恒源山羊、东魁杨梅、宏兴特色生猪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优质烤烟、无公害水果、野生茶油、特色养殖”4大基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苏莉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