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曹槟 黄燕 魏梦佳)当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最新攻关取得成功、平均亩产过一吨的消息传来,这位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专家并未打算就此止步。
他正在酝酿一项新计划:明年在新疆的南疆试种“超级稻”,将采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发的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我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袁隆平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认同超级稻亩产过一吨是“历史性的突破”,如果在南疆试种成功,“估计还可以增产15%至20%。”为此,他已在南疆选好两处百亩试验田。
8月27日,在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袁隆平实地考察了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的膜下滴灌水稻示范田,详细了解品种选择、播种密度、水肥管理等情况。他认为,这项技术抗旱节水、水肥一体的优点,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据该所所长陈林介绍,水肥一体化,是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将配好的肥料或农药溶于水,通过滴灌毛管直抵作物根部,用量少、效率高,农业面源污染也随之减少。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由于采用了滴灌技术,这片示范稻田更像是旱田,且无田埂。
陈林说,膜下滴灌水稻种植技术打破了传统水稻种植对灌溉、地形和土壤的要求,用水仅为传统用量的三分之一;无需晒田,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无田埂可节省5%至7%的土地。此外,灌溉用水不再漫田流动,也避免了病虫害随水传染整田的问题。
这项新的栽培技术还“简化”了传统的水稻种植工序,无需育苗、插秧,直接播撒种子,采用膜下滴灌补水,在节水的同时,可增产20%。
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以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研发见长,2004年开始研究以此技术种植水稻。膜下滴灌水稻种植项目负责人陈伊锋回忆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考察滴灌技术,提到可否针对耗水量最大的农作物水稻开展相应研究。
经过田间小面积试验、克服各种困难后,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于2009年开展膜下滴灌水稻种植大田试验示范,平均亩产为500公斤,达到新疆水田的平均水平。
陈林说,今年研究所的示范田单产达到了836.9公斤。现在,这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已在新疆、宁夏、江苏和辽宁的部分地区推广试验。
对于为何选择南疆试种,袁隆平解释说,水稻高产需要四个“良”的保障:良种,即品种要好;良发,包括栽培、施肥、治理病虫害等;良田,种水稻的土壤要不黏不沙,有机质丰富;良态,讲的是生态条件好。
“新疆日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对水稻生长非常有利,这就是良态。”他说。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有6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传统水稻种植的耗水量占中国农业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突破了传统种植模式的瓶颈,推广意义和经济价值显而易见。(完)
来源:新华社
作者:曹槟 黄燕 魏梦佳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