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于执立 王璐璐
10月30日凌晨2时,随着一艘大马力的航标艇将最后一批被困群众从澧水河道中的芦苇洲上安全救出,津市航道管理处负责人甘文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57条人命啊,从被困求助到全部救出,对我来说,这4个小时就像4年一样漫长。好在我们航道处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难,全力援救,不然怎么向这些农民工的家属交代?”10月31日,记者拨通甘文华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感慨地说。
10月29日深夜,受暴雨影响,澧水津市水位陡涨近7米。此时,在津市李家铺附近澧水河道中的芦苇洲上,受雇来此收割芦苇,且吃住全在这里的57名张家界籍农民工,发现了突如其来的危险。水位快速上涨,何处逃生?有人立即拨打了求助电话。
22时30分,津市航道处接到求救电话,第一时间通知当班的5名工作人员先行救援,同时向临近的保河堤航道处请求支援。
时间就是生命。30分钟后,津市航道处与保河堤航道处的9名工作人员,驾驶两艘航标艇,火速赶到了事发地——李家铺的芦苇洲。救援人员发现,此时河水已漫上洲滩,多处农民工的住处被淹,且水位持续上涨,情况非常危急。
经过现场勘察,为了确保围困群众与自身的安全,救援人员决定用津市航道处的大马力航标艇展开救援,保河堤航标艇用来接应。经过3次往返,到次日凌晨2时,救援人员终于把57名群众全部救出,并在李家铺乡干部群众的帮助下,又将脱险的群众统一安置在附近一所学校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寒露 于执立 王璐璐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