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博才小学重视国学教育。图为今年9月1日,该校一年级学生身穿汉服上第一堂国学课。邹麟 摄
记者 岳霞
“中小学语文教育将加重国学内容”不再是坊间传说。前日,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成都召开的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透露,由该出版社出版、明年9月起使用的新修订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约25%增至约35%,该教材已经送至教育部审批。
国学到底会增加什么内容?文言文篇目增多会否增加学生负担?昨日,长沙数名语文教育专业人士表示,对语文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变化持肯定态度,但是希望选用内容切合学生年龄特征,“适合读背”。
变化
中小学语文教材国学内容将加重
据王旭明介绍,去年9月该社启动对使用了11年的这套《语文》教科书的修订工作,将课文中古诗文所占比重由过去的约25%提高至约35%,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旭明举例说,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以前的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新版语文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王旭明说。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称将适时调整课标,修订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中古诗词将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明年,人教版语文也将启用新教材。“古诗文、国学经典内容肯定会增加。”长沙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分析,今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中,古诗文内容的比例很可能会占到一半,从小学到高中逐步增加,而目前“远远不够”。他预计,以后在小学,很可能有国学经典内容单独成篇,作为课文出现,比如来个“《论语》四则”或者“《老子》五章”。
长沙市中小学没有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而是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资深语文老师杨礼表示,今年语文书也使用了新版本,相对旧版,国学内容显著增加。
长沙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刘兵表示,目前长沙市中学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国学内容的渗透,会安排课时学习,考试内容也明显增加。
看法 增加国学内容实是尊重传统文化
哪些传统文化和国学文章会进入中小学教材?教材难度如何把握,学生负担是否会增加?王旭明解释,新增的国学内容不仅有古文、古诗,也有谜语、对联等浅显的内容。
调查中,长沙不少家长力挺让孩子学习古代经典诗文,也有部分家长持反对意见。市民胡女士认为,学习古文不是越多越好,年龄小的孩子对古诗和古文的理解程度有限,真正能记住、积累下来的篇目很少,且背诵篇目过多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长沙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刘兵则更多地从教授者的角度来衡量难度。他认为,加大国学的量,并不是负担,而是对传统文化寻根溯源,“所以语文老师在处理这些内容时,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学,不单纯陷入到字词学习中。”
长沙市一中高一年级组长、语文老师徐国鸿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今年6月撰写了长沙市一中2014年高考对联。他表示对语文教育出版加重国学内容的做法很认可,“增加国学分量,可以提高语文的文化含量,避免肤浅之弊;可以提升语文的文化品位,使之更雅正;可以加大背诵量增进积累,让语文教与学更加求真务实:真正涵养一个人,一个有文化、具中华气度的人。”
“学生学习和诵读古诗文,是一种文学积累,帮助提高语文素养,提高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潜移默化中促成人格的全面发展。”长沙某学校的李老师表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应该被传承下去。
“本学期开始,我们准备让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课程和学校管理。”岳麓区教育局局长喻晓黎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岳麓区将在全区中小学和社区中重点推行“国学进校园、国学进万家”系列活动。
建议
国学选材应适合中小学生读背
除了课本中国学内容占比加重,长沙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加重了学生学习国学内容和诵读练习。
在大同二小,五年级二班的同学除了课本学习外,老师还要求他们背诵《日有所诵》。记者看到,每单元内容基本以诗歌为主,既有余光中的“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更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芙蓉区小语会理事长、大同二小语文老师李娟娟认为,中国语言之美,要静静品读;而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诵读,是亲近母语的最好方式。”
咸嘉博才小学校长陈艳萍介绍,从本学期起,该校重点推行国学进课堂、进校园活动。在今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就特别设置了一个全校师生齐诵《弟子规》的活动,孩子们优雅吟诵,场面令人感动。“小学阶段一共75首必背的古诗,我们把所有的古诗都配上音乐,用吟唱的方式推广。”陈艳萍说,“国学不能只靠语文老师推进,而是音乐、美术老师一起来做教研,怎么让孩子觉得易接受就怎么来,因此会展开丰富多彩的吟唱活动。”
徐国鸿也非常推崇这种方式,“学生对国学的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学习语文,要读,要咀嚼品味,体会诗文背后细腻的情感。”
徐国鸿表示,加重国学内容,增加内容主体是文言,“初中语文学习的难度肯定会增加,但是并非不能接受。”他建议,选材相对来说要浅显一点,适合读背,静静咀嚼。
市民故事
90岁爷爷只读了两年私塾
90后研究生感叹“更智慧”
90后杨天泽在英国杜伦大学读研,因为做过孔子学院相关志愿者,也算是国学的忠实拥趸。接受国外教育的人如何看待国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天泽讲了爷爷的故事。
在他眼里,90岁的爷爷“有文化”。其实,他爷爷并没上过正规的学校,只是小时候读了两年私塾,后来驾条渔船,从洞庭湖到长江,总算把一家子从饥饿困顿中拉了出来,到现在,已经繁衍成一大家族。“我爷爷喜欢看天气预报,有时吩咐家里人明天不能晒被子,他不说他看了天气预报,会说‘雨前庭蚁闹’。”杨天泽说,家里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爷爷亲拟,功底扎实,“我根本写不出”。
在英国,现在找工作很困难,杨天泽觉得学习压力大,总觉得知识不够用。但他认为,爷爷虽然只读了两年的《弟子规》《千家文》《三字经》,却“妥妥地”比他更有智慧。
“我觉得国学,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杨天泽这样表达他的理解。
网友观点
@jj王小明:读中华经典很好啊,古文越早读越好。文学就是要积累到一定量才能有感受。
@不明不白:古人的精神财富、经典的文化瑰宝需要靠教材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教材,应该留点精神财富给孩子。
@jkiuy118: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古典诗词,不能要求太高太急,能熟读几首、背诵几首,就足够了。
@另有其人258:古诗文的作用很重要, 所以,合理的、适量的、循序渐进的古典文化熏陶,对个人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hwy520:合理即可,也别一窝蜂,过犹不及。
@way8188:新增古典诗词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增加多少、在几年级增加,这应该有待考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编辑: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