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三学生拍摄4200余张相片 记录正在“消亡”的老巷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杨洁 2014-11-12 10:27:3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余蓉 通讯员 邹平辉 李一凡

  11月10日黄昏,一场小雨过后,家住湖南省湘潭市城正街的谭凤翠老人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张望。这一天,她梳好了头发,把压在箱底的灰暗色毛衣早早地套在身上。陈列在柜子上的老照片是黑白的。40年前,年仅20岁的谭凤翠站在城正街口,面带笑容,留下这张照片。

  40年后,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大三学生李轲来到了谭凤翠身边。“咔嚓!”李轲按下快门,将谭凤翠的身影连同这条老巷子定格在了相机。

  这是李轲的第14次回访。

  40年变迁,老巷子慢慢改变。原来的红卫街更名城正街,住在巷子里的人也一户户搬走。昔日的老城区存留在谭凤翠等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一年来,李轲利用周末时间,寻访湘潭的老巷子,累计拍摄4200余张相片。

  “老巷子在消亡,很心痛”

  李轲生于湖南汉寿县。虽是工科生,他却有着文科生的细腻情怀。李轲说,小时候家里住的房子很有年头,老井、刻字石板和木板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李轲发现,家乡一条条老巷子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消失。他很心痛。

  “老巷子在消亡,很心痛。”他说,很难再找到“踏着青石板,撑着油纸伞”的感觉。

  进入大学后,李轲决心做点事:用相片形式将老巷子存留下来。

  “含着泪,按下了快门”

  记录老巷子,需要买一台相机。但李轲家境并不富裕。一台相机的价钱相当于一家人3个月的花销。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一年后,东拼西凑,买了第一台相机。

  寻访老巷子很费时间。一次,李轲在网上搜寻到一条老巷子,便乘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赶往湘潭县。但在湘江沿岸打听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这条巷子,无功而返。

  从对记录的渴望,到追求画面品质,李轲用了一年时间去琢磨,拍摄技巧也逐渐娴熟起来。要老巷子的质朴感,他就把巷子里居住的老人一起“收进”相机;要绝佳的光线角度,他尽可能反复变换角度拍摄上百张。

  今年10月初,李轲在名为“时光纪——老湘潭”的影展上,陈列了12幅作品,拨动了许多观赏者那根“怀旧的弦”。

  这些照片用灰色的格调拍摄下一条条正走向“消亡”的街道。李轲坦言:“很多相片都是含着泪按下了快门。”

  现在,很多同学被带动了,跟着李轲,一起来拍。

  “记录,是我现在能做的”

  一年来,李轲始终保留与网友分享照片的习惯。今年3月起,李轲在新浪微博上发起话题“寻觅老湘潭的味道”。

  贺金云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10年前,他离开家乡去了东莞,从事日用品生意。现在,他成了李轲的铁杆粉丝。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广平认为,古建筑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这些老巷子代表的正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核心。李轲的行为值得称赞。

  李轲得知,锰矿旧厂区也要拆了,他计划动身去拍。他在微博上说:“我留恋这个城市的老巷子,不想看到浓妆艳抹之后的旧模样。记录,是我现在能做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