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坪街道的6S汽车街区已在城南形成规模和影响。石祯专 摄
→桂花坪街道新园社区新园学堂开展“巧手剪出中国梦”活动,展示居民们对祖国的祝福。新园社区供图
记者 卜劲文
转型,从土地经济向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
升级,打造活力产业,文明生态,两型街区;
……
近年来,天心区桂花坪街道开启了执著追求的新征程。从当初满眼都是田地到今天资本活跃、产业集聚的新城,桂花坪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灵魂,实现了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总部经济遍地开花和招商引资的稳步推进,十年间经济指标翻了十番。
北有中南汽车城,南有天心桂花坪,这个充满活力的两型街区正成为集汽车经济、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魅力新街。
发展:转型提升实现新跨越
走进桂花坪街道,一幅动人的画卷在人们眼前舒展:四通八达的道路街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气势恢宏的汽车街区,花草相映的如茵绿地……这里,正以迷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10年前,作为“白手起家”的新街区,桂花坪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走上了从房地产到现代服务业百花齐放的提升之路,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把转型升级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以经济转型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产业发展、街区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升级。”桂花坪街道工委书记张少林思路清晰。
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招商引进近20家家具生产企业,最热闹时每天上万人的人流量,一度为这里带来繁华景象。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区扩大,这个成型商业小区面临淘汰。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时不可待。在几乎每个行政区划单位都谋划或实施着城镇化建设的时代,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历史性契机,桂花坪打造出了曾经最受关注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在6.2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已是硕果累累。2年前,全街可产生税收的房地产项目有10个,营业税收入可以达到1个亿。
借力:快马加鞭再发力
限购、限贷、限融资,一系列行业限制措施,让房产市场迅速降温并进入冰冻时期。房地产业面临全面洗牌,“一锤子买卖”已不适应后续发展需要,引导街区经济再次转型发展已成为了近3年的主旋律。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银桂苑、华电小区、三馆一中心、御邦国际广场、华天苑、审计署等35个省、市、区单位及项目纷纷进驻街道,街道城市化雏形日渐呈现。金房国际酒店、天怡青年国际酒店、立达人酒店、现代凯莱大酒店四家酒店已先后开业,酒店服务业方兴未艾。长城水郡部分楼栋已进入装修扫尾、园林绿化施工阶段;五江国际商业广场预计年底动工;绿地商业综合体手续正在抓紧办理中;天城榕园、和平东路等九个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都在按进度推进。全国首条6S街区落户天心区,入驻桂花坪,也加速了街道从土地经济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总部经济遍地开花。街道从五年前的无一家总部经济企业到目前明确入驻的总部经济企业有火安、现代、湖南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湖南鑫成等。其中4.5万平方米的现代投资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和9000平方米的经济型酒店已投入使用。全街总部经济税收比重从“0”到现在超过30%。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五年来,街道加大对已建、在建、待建的项目摸排,把街道范围内可以进行招商的楼栋、楼宇纳入日常的招商引资工作,加速引进具有活力和持续性的大型企业,拓宽税收渠道。目前包括在建和今年内拟建可供招商楼宇有8栋,可招商面积6.36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可招商2万平方米。
升级:绘制产城融合新画卷
10年前,这里无业无城的农村,如今业已兴、城正建。在房地产、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指导下,在桂花坪这片热土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投资热潮。全国首条6S街区强势打造,7家金融产业争相进驻、三馆一中心每年接待不下20万人次的聚集效应,短短10年时间,尤其是近几年,桂花坪经历着从稚嫩到成熟的跨越,正蓄势待发、强势崛起,一幅产城融合发展的和谐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街道的产业转型,更多地体现在“升级”上,如何把传统汽车产业做出新文章,打造汽车街区的“升级版”成为了今年的一大亮点之一。
建设4年来,汽车6S街区累计销售汽车36万余辆,实现销售额237.28亿元,进驻企业40家,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其中,2014年可望销售汽车8万余辆,实现销售额过80亿元,同比增长13%,街区全年完成区级税收1600万元,同比增长33%。如今,一个规划面积84亩地的亿元项目正在建设中,年底将主体封底。该项目将建成中南最大的汽车销售及汽车后市场完整产业链及关联产业的大型汽车综合项目,主要涵盖顶级名车展示中心、顶级二手车市场、城南最大的综合维修养护中心、汽车金融保险中心、车辆事故定审中心、交通宣教警示中心、汽车休闲娱乐中心等业态的生态化商圈,让产城融合名符其实。
而未来五年,一个以高档商贸区、文化创意产业区、汽车6S产业街区为“三区”,建设芙蓉路楼宇经济带为“一带”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版图愈加清晰。未来将势必走出一条三次产业联动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道路,并逐步形成规模适宜、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桂花坪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蜕变:幸福新城奏响更强音
10年来,桂花坪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幸福家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更是将“民生理念”演化为幸福工程,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如新园社区开设“新园学堂”、桂庄社区党支部依托“红五星俱乐部”平台,形成了社区建设“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九峰苑社区组织成立志愿者巡逻队、“义务护绿队”等志愿者队伍加快推进两型建设;银桂苑社区投放“鸟巢图书馆”让居民爱上阅读。
“5年前,我们这些满60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才能享受60元补贴,现在按人头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还能从房屋出租、街区就业中获得丰厚的收益。”社区居民张晓花骄傲地说。
宜居、宜业,已经成为每一个桂花坪人和外来者对这里的评价,街道也凭着不懈努力,分别于2006年和2012年获得长沙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快”街道称号;近年来拆迁房屋600多栋,腾地5000多亩,连续8年无一人非法上访,辖区居民安全满意度逐年提升,在全市社会治安公众满意度测评中,连续数年位居前列;自2006年以来,四年获得市级红旗街道,四年获得市级先进街道。
街情扫描
这个以“桂花”而命名的街道,总是让南来北往客充满了遐想。桂花坪街道地处省府新区,东界雨花区洞井镇,南面、西面与黑石铺街道毗邻,北临湘府路与青园街道接壤,驻地玉桂路。通过土地流转、优化结构、转型升级,街道财政收入早在2009年便突破亿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