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博美犬晶晶离开3个月后,72岁的程良路还没走出悲伤。因老伴反对他为狗办“身后事”,他3个月没和老伴说话。18日,他的朋友谢华(化名)向记者求助。生活中,不少老年朋友把宠物当成唯一精神寄托,但也易因此引发严重负面情绪,导致爱得越深心越空。
欲花近万元为狗办后事
程良路家住陕西西安韦曲街道,这些天,他一直在念叨着“对不起晶晶”。
谢华说,在程良路眼里,晶晶就是他的“小女儿”。8年前,程良路的独生儿子取得了美国国籍,从此,他和老伴便成了空巢老人。
5年前,程良路从朋友那领了只博美犬。“睫毛长长的,金黄的毛顺滑发亮,我起床它就会和我拥抱。”程良路给狗取名晶晶,去哪都带着,“走快了,它会咬住我的裤腿撒娇”。
但谢华说,有晶晶后,程良路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原先还和我参加旅游活动,后来单位重阳节发红包搞演出都不去,原因是‘狗坐车会头晕’”。谢华还听说,有时程良路趁他老伴不注意,把肉、鸡腿给狗吃,“比对他老伴还好”。
今年8月晶晶突然得病,程良路几天没合眼守着。狗去世后,家人说天热要立即处理,程良路却要给“办后事”。他还打听到花3000多元可给狗火化,花6000多元可为其选墓地。“他老伴骂他老糊涂,闹离家出走,我也劝,他才死了心。”谢华说。但3个多月来,程良路还不肯和老伴说话,看到谢华也转头就走。
自己省药费给狗治病
在湖北黄石的宠物圈,69岁的罗越菊的故事流传广泛:她省下自己的药费给狗治病。
罗越菊家住湖北黄石胜阳港,两个女儿嫁到了外省,“为让家里成员不减少,我买了两只狗”。然而狗吠总引来邻居敲门,罗越菊只得道歉,“有人来了两遍,到第三遍只好吵一架,把邻居都得罪了”。
去年3月有只狗常拉尿,在宠物医院被诊断患糖尿病,医生说是吃太好喂太胖了,“命不长了”。罗越菊一听,骂了医生一顿。此后,她天天带狗跑步,有次下楼时还把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她想到家里狗没人照看,要求开些药打着绷带就出了院,“我让医生开便宜些的药,家里还有狗要看病”。
“有人痴爱宠物,在旁人看来,会显得有些病态。”18日,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一工作人员讲了个故事,“我们协会有个老同事,儿女都在国外,她养的一只猫死了,舍不得埋,一直冻在冰箱里。”
建立身心平衡模式
“养宠物要建立身心平衡模式,注重人际交往、情感投入、健康维持的平衡,上面提到的3位养宠物的老年朋友应更注重这三种平衡。”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廖亚明说,宠物陪伴人的时间有限,我们要学会直面其疾病、生死等情况。另外,建议饲养宠物时多带它跟家人朋友接触,不要把它变成个人专有物,这样可维持之前的交际,也能请朋友帮忙分担伤害。
廖亚明也不建议把对宠物的情感凌驾于对亲朋的情感之上,不赞同用“儿子”等称呼宠物,“溺爱易造成宠物健康、性格出问题,进而使自身健康受累”。(本报记者李仲文)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李仲文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