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 曹娴)据统计,2012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住房33.1平方米,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然而,空气质量不佳、小区绿化少……很难让居民有宜居之感。怎样才算是宜居家园?在今天举行的2014湖南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给出的答案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肖绪文认为,绿色建造是实现宜居家园的重要途径。绿色建造就是要适用、耐用、绿色。它可以很智能,小区设置分类垃圾投掷点,与地下管道联结,通过真空抽吸至中央收集站内;可以很简单,废弃石块可用来铺路,无需勾缝,便于雨水直接渗透;也可以别出心裁,彩色遮阳百叶既能随阳光照射强度自动闭合,减少室内耗能,又能与建筑外立面相得益彰。
“推进宜居家园,目前要解决没有具体评价标准体系,规划制定与实施不够严肃,立项、设计、施工等各自为政,没有责任主体等一系列问题。”肖绪文说。
秸秆燃烧是影响农村宜居环境的“空气杀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致力于将秸秆、果壳、枝条等农林生物质进行气化,获得高附加值的可燃气体、生物质炭、生物质提取液。目前这项技术趋于成熟。张齐生表示,政府应给予一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将这些分散的废物收集起来变为可贵的资源。
湖南绿色科技论坛由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已连续举办十二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