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9日讯(记者 施泉江 通讯员 陈洪波)“住了几十年的破房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明亮舒适又温馨的房子,搭帮政府圆了我的‘新房’梦!”12月8日,家住宁乡县和德家园廉租小区的王娭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宁乡采取“拆安互补”的方式,把廉租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全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已累计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4958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5530套。目前,该县覆盖全县33个乡镇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然而,保障房小区由于困难群体聚集,民生诉求强烈多样,各类社会矛盾潜藏,后续管理难成为新挑战。对此,该县自去年开始探索实施公共服务、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三进”保障房小区的综合管理新模式,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力度,完善保障房小区及周边的基础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从规范居民行为、协调居民关系、化解居民矛盾入手,促进小区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县住保局直管的和德家园小区、和美华庭和老城区保障房居民信息已由该局玉潭房管所建立,各种扶助、就业、优惠信息都能及时收悉。同时,鼓励保障房业主自治、开展志愿者队伍建设,小区物业公司也为业主就地提供了保安、保洁等就业岗位,让居民能够在小区内实现“安居就业”。
据了解,宁乡县还建立保障房小区的“使用管理档案”、 “住户档案” “两本账”,记录保障房移交、接管等以及保障对象基本状况、居住使用状况等情况,同时按照实地调查、一户一档的方式掌握住户基本情况,为困难家庭减免租金、物管费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目前,该县各保障房小区未出现一起重大社会不稳定事件,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施泉江 陈洪波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