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9日讯(通讯员 李英姿 记者 朱章安 徐德荣)12月24日,记者从耒阳市获悉,该市“三农金融服务平台”今年初运行以来,已办理林权、房产抵押贷款及农机批量贷款394笔,共发放贷款3.39亿元,极大缓解了“三农”融资难。
融资难是困扰“三农”的一大难题。今年初,衡阳市大胆创新,在耒阳市进行试点,探索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平台设“四中心二公司一会”(农村权证服务中心、农业担保公司等),主要履行两大职能:一是为农村各种资产确权颁证,解决过去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各类促进融资的中间服务机构,使风险可控。
耒阳市新市镇绿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中峰介绍,他流转了3000多亩地搞种植,准备办一个大米加工厂,但启动资金不够,去银行申请贷款,却拿不出土地、房产等作抵押,无法获得授信。“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后,下设农村权证服务中心,为曹中峰流转土地经营权进行了确权颁证,使其可进行抵押;平台下另一家机构——农村产权评估服务中心,对其进行评估。平台下还设立了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信用服务中心,为贷款提供担保。这样合力共推,前不久,曹中峰拿到了耒阳融兴村镇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
耒阳“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在运作过程中创新办法,使农机具、宅基地、水塘、林地等农村6种资产都可进入抵押范畴,全面解开农业、农村发展资金束缚。当地农机部门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机登记办法,使每台新买农机都有明晰产权。同时由“三农金融服务平台”探索捆绑贷款办法,将农机与申请贷款对象其他资产进行综合,最终确定购买2年内、性能良好的农机具可进入抵押范畴。据估算,耒阳农户每年新购农机纳入政府补贴的大概价值4000万元,如按30%的比例抵押,可贷1000万元以上。综合各类抵押方法,目前耒阳已发放农权抵押贷款3.58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章安 徐德荣 李英姿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