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长沙”魅力四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中基 编辑:王津 2015-01-02 08:51:34
时刻新闻
—分享—

  李国斌 熊远帆

  长沙,曾经因为歌厅气氛火爆、酒吧激情四射、洗浴城星罗棋布,而被冠以“娱乐之都”的美誉。

  今日之长沙,已远非“娱乐之都”可以概括,一座魅力绽放的“文化艺术之都”正崛起于湘江两岸。

  《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红遍全国;两年一届的“艺术长沙”,吸引国内顶级当代艺术家纷纷参展;春秋两季的文物交流会,成全国市场的“风向标”;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给这座城市打上“国际、高雅、时尚”的标签;“雅韵三湘”高雅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长沙人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可欣赏。

  长沙人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分享文化艺术带来的喜悦,也增添了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在文化部委托第三方机构零点公司对“居民文化满意度”的调查中,长沙人给自己的文化家园打出了90.05分的全国最高分。

  “现象级”文化大事件纷呈

  马年大年初一,《爸爸去哪儿》电影上映,搅热了甲午新年。观众如潮水般涌入电影院,各地院线一票难求。该片累计票房突破7亿元,创下了2D电影首周末票房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级”文化事件的制造者,是“广电湘军”。《爸爸去哪儿》原来是一档电视节目,在全国引起收视狂潮。不曾想,这样一部仅用时几天拍摄的同名电影,创造了意想不到的票房奇迹。

  “金鹰节”也是“广电湘军”的鸿篇巨制。

  2014年10月10日,这个中国电视界不寻常的日子,无数目光聚焦长沙,用一场电视盛宴,欢庆第十届“金鹰节”。2000年第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倾盆大雨中开幕,“金鹰节”落户长沙的14年,见证了中国电视的开拓创新与硕果累累,更亲历了湖南电视的高歌猛进。作为全国性奖项,“金鹰奖”不断扩大影响力、号召力,成为中国最权威的观众评选大奖。

  湖南省第十二届文物博览会,可用“炙手可热”来形容。报名时,600个摊位,一个小时内就有上千商户争夺;开幕现场,上万收藏爱好者摩肩接踵。

  定居加拿大的曾先生,平时爱好收藏,在湖南省第十二届文物博览会开幕前,他和夫人经香港转机抵达长沙。2014年10月21日一大早,他们到大麓珍宝古玩城逛室内地摊市场,以较低价格淘到一尊元末明初的木雕佛像。

  创办于2009年的湖南文物交流会,短短5年,已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交流会,成为业内人士眼中古玩市场的“晴雨表”。

  一座屹立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让全世界都知道了长沙有个“中国雷”——雷宜锌。2014年9月15日至10月30日,在“中国雷”这个磁场的吸引下,来自17个国家的21位雕塑艺术大师云集长沙,参加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漫步长沙洋湖湿地的国际雕塑文化主题公园,雕塑大师们留下的作品,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

  2014年,国内文博界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皿方罍的“盖身合一,完罍归湘”。

  皿方罍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是一件迄今所见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上世纪20年代,由于古董商人倒卖等原因,皿方罍盖身分离,器盖一直留在国内,器身不幸流落海外。

  在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下,2014年6月下旬,皿方罍器身以洽购方式顺利回归。在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盛事中,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全程参与了洽购、交接、回归的过程。在纽约佳士得见证交接后,他激动地说:“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融入血脉的文化自觉

  既非一线城市,也不是沿海开放地区,长沙为何能以文化艺术蜚声全国?

  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湖湘大地,千百年来,文化生生不息。长沙人历来引领文化的潮流。歌厅文化历经十余年不衰,“超女”等电视节目从长沙发源,热遍全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化艺术之都”的营造,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的高度重视,大力投入;得益于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得益于源源不断的改革创新;也得益于演出、展览、活动兴起的浓厚文化氛围和群众参与文化的澎湃热情。文化,深深地融入长沙人的血脉之中,成为这座城市的自觉。

  在长沙市东风路的湖南省博物馆建设工地,起吊架如巨人般耸立,搅拌车昼夜不息工作,建筑工人们紧张施工。省博物馆工程负责人高兴地说,2016年秋天就可以开馆了。新馆展出面积近2.5万平方米,建成后年接待人数可达300万以上,成为长沙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

  “2014年全市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达20亿元。”长沙市文广新局局长杨长江介绍,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示馆、音乐厅)内外工程已经完工,即可向市民开放;湖南大剧院旁,湖南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投资28亿元、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的梅溪湖艺术中心正如莲花般绽放。这些标志性文化工程,大大提升了长沙的文化硬件建设。

  继2013年荣获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2014年10月,长沙又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10个地区之一。

  2014年8月,长沙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申请,踏上打造“创意城市网络——媒体艺术之都”的旅程。

  省直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前。整合原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省新闻出版局机构和职能,组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重点推进了省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精品力作迭出,推动文化繁荣。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揭晓,湖南的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湘剧《谭嗣同》、歌曲《湘江飞出一首歌》、图书《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电视剧《毛泽东》获“优秀作品奖”。王跃文的《漫水》、阎真的《活着之上》分别获得鲁迅文学奖、路遥文学奖。

  文化为一座城注入永续活力

  无处不在的“文化味”,让长沙阔步走向世界。

  2013年11月组织的一项针对7.2万名外籍人士的网络调查显示,长沙是中国最具潜力吸引外籍人士的八大城市之一,是中部唯一入选的城市。

  来自非洲贝宁的毛吕克对长沙文化气息情有独钟。长沙繁华的酒吧歌厅等发达的娱乐业和湖南卫视等电视平台,更为来长沙15年的他提供了难得的才艺展示平台。

  “长沙基因和我很相似。”毛吕克说,自己爱唱爱跳,长沙的文化氛围是自己最享受的。如今时常出现在电视屏幕的毛吕克,已经把长沙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家。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使长沙驶入文化艺术之都建设的快车道。文化产业已成为长沙重要的支柱产业、千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2013年,长沙文化产业实现产值近1500亿元,增加值达63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88%。

  长沙不仅发出了文化的本原力量,也发出了文化的带动力量。拓维信息、青苹果、欧阳询文化产业园、联合利国文交所、快乐购等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电商等融合发展的模式,带动了相关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带领文化向经济增长的中心挺进。

  “真的希望这样的演出永远演下去。”

  2014年9月20日晚10时多,贺龙体育场外东广场上,“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决赛长沙专场结束了。来自开福区水风井的居民凌平英却久久不愿离去,从社区的演出再到街道、区直至市里的汇演,她几乎每场都没错过。

  这场被称为长沙市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8个月间,共有1300多个群众文艺团队,10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其中,现场观众达100万人次,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大巴”。群众真正成了创造文化的主体、演绎文化的主角、共享文化的主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金中基

编辑:王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