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农产品出口 5年翻一番,行吗
农产品质量安全偏低
是“拦路虎”质量安全示范区
助推农产品出口
湖南日报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林俊
近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主产区,均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涵盖大部分传统大宗出口食品农产品,年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
而据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显示,2014年湖南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额仅11.28亿美元。现实与目标间差距不小——食品农产品出口5年翻一番,行吗?
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
量不大
“湖广熟,天下足。”而今,湖湘大地生长、生产的食品农产品,很多却“去”不了“天下”。
“不仅出口规模偏小,而且增速较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何文斌说。
2014年,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
而同样地处中部的农业大省河南,食品农产品年出口已高达约25亿美元。湖北仅食用菌年出口就近10亿美元。作为柑橘产量第一大省,去年我省柑橘鲜果直接出口1.66万吨,创汇1544万美元;近邻江西直接出口柑橘则达到了14.97万吨,创汇超过1.6亿美元,并打入了欧盟等高端市场。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如今还不是农产品出口强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偏低
是“拦路虎”
“全省普遍存在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不规范,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管理松散,企业规模化和深加工程度不高等问题,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出口。”何文斌说。
以我省最具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活大猪及肉类产品为例。全省注册及备案的猪场大多为中小规模,抗风险能力弱,活大猪品种改良缓慢,出口竞争力逐年下降,近5年出口量一直在20万头左右徘徊不前;出口肉类企业以初中级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不多。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高,对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日益苛刻。何文斌表示,要实现食品农产品出口的跨越发展,就必须从源头着手,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控制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大力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质量安全示范区
助推农产品出口
“从源头开始全过程控制质量安全谈何容易!”怡清源长春茶业经理谢娇华说,仅茶叶就很难做到:散户茶农不懂出口检验检疫要求,农药使用常常超标;周边环境更难控制,茶园附近种植户喷洒的农药会随空气、水等污染茶园。
“确实很难。”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何文斌告诉记者,全省各地农业生产条件相差很大,且不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点也不同,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全面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监管、标准与国际接轨不现实。建设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一条“捷径”。
质量安全示范区,肇始于全国农产品出口“冠军”——山东省:以出口食品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准入标准为目标,在一定行政辖区内,以当地出口龙头企业为主,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方式,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进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种植养殖,对农业化学投入品进行全封闭、无缝式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从源头开始全程监控安全质量。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称,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5年来,全国产自示范区的食品农产品出口创汇659亿美元,创建国际品牌60余个。
力争每年新增2家国家级示范区
目前,全国有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88个,其中仅2个在湖南,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何文斌介绍,山东、河南、湖北等省之所以食品农产品出口强劲,主要是政府层面出台了出口示范区推进意见、建设标准、考核办法等;并有一系列政策措施跟进,形成促出口的强大合力。
事实上,湖南也做好了准备。截至去年,全省有387家出口食品农产品备案基地,为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君山和江永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正在积极推进。“此次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是我省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大好契机,今后,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会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每年评定一次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力争每年新增2家国家级示范区。”何文斌表示,《通知》提出的目标可以期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雅惠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