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握“飞来的财富” 绘制湖南临空经济新图景

来源:新华网 作者:左栀子 编辑:杨洁 2015-01-28 11:49:4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长沙1月27日电(左栀子)湖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27日在长沙召开,湖南省人大代表、省机场管理局局长刘志仁会议间隙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专访,畅谈了此次两会他带来的建议:临空经济将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必须明确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地位,把握这笔“飞来的财富”。

   将发展临空经济列入省级重要发展战略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湖南机场持续快速发展,运输生产持续增长,年旅客吞吐量逐年增加,2014年旅客吞吐量达1802.05万人次,居中部地区第一。

   “发展临空经济,需要依托机场枢纽和多个产业结合形成产业集群,仅靠机场一家力量推动远远不够。”谈到发展临空经济,刘志仁与记者聊起了他带来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长沙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建议》,他认为目前湖南临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和总量偏小,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而我省作为内陆省份不靠海不靠边,要与世界经济接轨,临空经济将成为湖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刘志仁建议,加快长沙临空经济区发展,一要明确发展战略,将加快展临空经济作为湖南经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二要规划先行,尽早编制出台长沙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三要重视基础建设,建议加大对长沙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方面的前期投入。

   加快长沙机场地区西交通中心建设

   一座大型机场要实现高效运营,四通八达的道路必不可少,“加快长沙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让旅客更加方便、快捷地转乘,实现‘零距离换乘’,打通老百姓机场转乘的‘最后一公里’”。刘志仁认为,加快长沙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对于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推动长沙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构建高效协调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对湖南打造“航空强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沙临空经济区发展新图景

   湖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刘志仁介绍,随着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将日益攀升,到2016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二跑道投入使用后,可满足2020年31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32万吨货物吞吐量的需求,湖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中部乃至全国的交通地位和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多种交通方式接入机场 实现转乘“无缝对接”

   长沙机场-长沙火车南站的中低速磁悬浮专线将于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这条磁悬浮专线建成后,机场与高铁之间将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拓展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各自的辐射圈,湖南各地的居民乘坐飞机出行也将更加便捷。

   编织省内支线航班网络“让人们坐得起,坐得上飞机”

   “开通支线航班,旨在加密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与湖南省其他支线机场间的航线,编织省内航空网络,改善我省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刘志仁介绍,优化省内支线航班网络,是一项利于长远的惠民工程。随着长沙至张家界、怀化、永州、凤凰支线航班开通,衡阳南岳机场正式运营,支线航班将成为湖南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按计划,湖南将打造以长沙黄花机场为核心枢纽,以张家界荷花机场为干线,常德、永州、怀化、衡阳等支线机场为辅助,辐射湖南全境的新一代民用支线航空运输网络。刘志仁认为,“机场规划不仅是扶贫关键点,更属于全省人民的战略性资源”,他表示,“要让偏远地区的百姓都能坐得上飞机,坐得起飞机,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国际航线“让湖南飞向世界,请世界飞到湖南”

   随着湖南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涉外交流、经贸往来不断增多,湖南的国际航空需求日益加大,国际旅客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中部第一。刘志仁介绍,长沙已于去年成功开通了直飞法兰克福以及经安克雷奇至洛杉矶两条洲际航线。由此打通了我国中部地区直通欧美的便捷通道。

   “今年湖南还力争开通直飞日本东京、澳洲的航线,进一步加速缩减与世界的航空距离。”面对未来发展,省机场管理局局长刘志仁满怀希望,他表示,更多国际航线的开通对于我省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完)

来源:新华网

作者:左栀子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