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胡益虎 实习生 齐水霞)“以前都要打着手电走嘞,现在路灯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家住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龚家湾的彭罗琳开心地告诉记者。随着“路灯到户”的实施,整个和平村龚家湾四百多米的村路上村民自己集资自己出工建起37盏路灯。记者昨日获悉,长沙县开展乐和乡村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各个村掀起了一股“大家心齐好做事”的自建风潮,目前已经自筹200多万元建设资金。
“邻近的村有村民自筹资金建文化广场了,我们也不能再等靠要。”去年年底,在“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实事自己办”的三事分流的引导下,和平村龚家湾组也迅速成立了互助会。村民一合计决定自己筹资,自己出人出力,绿化组上道路修建路灯。一晚38户人家集资5万余元。
64岁的村民易伟文,最近每天上午8时以前,一定会提着灰桶子、拿着铲子来到组上的公路旁出工,傍晚6时许才收工。每天二三十名村民自发分工合作。82岁的老奶奶龚淑芝说:“我年纪大了,重活做不了,我就为大家做饭!”
“我们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和村民们共同参与建设美丽乡村。”安沙镇镇长李洪告诉记者,镇政府今年安排500万元资金对验收合格的村民自建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奖励,奖励资金再投入到新的建设中。长沙县乐和办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沙县25个试点村(社区)发动成立了村民互助会102个。各互助会组织村民开展修缮生态路、山塘沟渠等农村环境治理活动,农民义务投工投劳124次、1800多个。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齐水霞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