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李曼斯 姚学文
我国有1600万罕见病患者
8年前,生活在长沙的刘期(化名)感觉肌肉无力。辗转经过几个城市求医,最终在北京确诊是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发病时,患者的身体像是被冰雪逐渐冻住,肌肉慢慢无法动弹,从肢体无力、肌肉震颤,到肌肉萎缩、吞咽困难,最终会演化为呼吸衰竭而死亡。这一令人可怕的疾病,发病率大概在十万分之一左右。因为很少见,因而也被人称为罕见病。今天,在长沙启动的“2015年国际罕见病日”宣传月活动上,有关专家呼吁更多人士关注这类令人可怕的疾病。
此次活动由全国罕见病发展中心主办、长沙市爱盟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承办。
罕见病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刘畅介绍,罕见病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是对一些很少见、难治愈疾病的总称。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五六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数据推算,我国罕见病总患病人口约为1680万。
罕见病诊治瓶颈仍难突破
据介绍,罕见病约有80%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导致的。刘畅指出,没有人能拥有一套完美的基因,人类有23对染色体,大约25000个基因,而每个婴儿出生时都携带了至少5-10个突变基因。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就有可能生下有罕见病的宝宝,或以后有发生罕见病的可能。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人都携带缺陷基因,都有患罕见病的可能。
其中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就发病,病情常常进展迅速,通常会危及生命。
由于这些罕见病的症状涉及血液、骨科、神经、呼吸、重症等多学科,不少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知有限,常见误诊、漏诊现象。即便诊断出来,因为罕见疾病的发生几率很低,它们所能获得的研究资源非常有限,一些药厂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对于投入罕见疾病的药品与食物研发、制造或引进也是缺乏兴趣,让这些疾病研究起来十分不易;即使研制出对症药品,由于患者市场相对较小,其价格也是高得惊人。目前仅有1%的罕见病拥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那么,我们面对罕见病是不是毫无办法呢?那也不是的。刘畅说,“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罕见遗传病、防止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遗症的重要手段。夫妻的婚前检查,以及孕妇的孕期检查和新生儿筛查等对预防罕见病非常有必要。“一部分的罕见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做预防性的干预治疗,患病的人有可能恢复到正常人。”
“目前,罕见病陷入了‘缺医缺药缺关注’的困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呼吁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关注罕见病群体面临的困境,采取有效的行动。”据悉,出于保护公共利益,国外已经有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来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开发,而国内罕见病宣传活动起步较早的昆明也已将罕见病纳入医保范围。“我们也希望湖南在罕见病防治的举措方面,能够尽快获得新进展。”刘畅如是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曼斯 姚学文
编辑:杨洁